-
輸入裝置、輸出裝置、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
1.計算機硬體系統。
儘管自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以來,計算機製造技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就其系統而言,它都基於相同的工作原理:儲存程式和程式控制。 這個想法是由美匈帝國數學家馮提出的。
諾依曼於 1946 年首次提出,被稱為馮。 諾依曼計算機。 其硬體部分由五個功能部分組成:
1.運算器。
運算器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元件。
2. 控制器。
控制器是實現計算機各部分連線和程式自動執行的元件,其功能是依次從儲存器中取出命令,產生控制訊號,並向其他元件發出指令,指導整個計算過程。 控制器是其他元件的統一指揮和協調的中心。
注1:人們常把運算器和控制器的組合稱為**處理器,簡稱CPU。
3.記憶體。
儲存器是儲存資訊的元件,分為儲存器和外部儲存器。 儲存器在控制器的指揮下,與組合器以及輸入和輸出裝置交換資訊。 設定外部儲存器以補償儲存器的不足,並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與儲存器批量交換資料。
注 2:運算器、控制器和儲存器統稱為主機。
4.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是將資料和程式轉換為電訊號並將它們傳送到儲存器中的元件。 如:鍵盤、滑鼠、掃瞄器、麥克風、操縱桿等。
5.輸出裝置。
輸出裝置是將計算機處理結果傳送到主機的元件。 如:顯示器、印表機、揚聲器等。
-
計算機硬體的基本元件: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
運算器的主要功能是算術和邏輯運算。
控制器是控制整個計算機並將控制訊號傳送到計算機的其他部分以使其和諧工作的一部分。
儲存器的主要功能是儲存程式和資料。
輸入和輸出裝置用於輸入和輸出資訊。 輸入裝置是將程式、資料和指令轉換為計算機可以接收的資訊的裝置。
輸出裝置是以人們通常可以識別的字元、**、圖形和影象的形式表示計算機處理的中間和最終結果的裝置。
-
電子計算機硬體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組成,組合器和控制器整合在一起,統稱為CPU處理器。 計算機的每個元件都通過匯流排連線,形成乙個有機的整體,微機匯流排有三種:位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資料匯流排。
1)組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磨削運算;
2)控制器的作用是:協調和指揮計算機各部件的工作;
3)儲存和耗散儲存裝置的主要功能是儲存程式和資料,實現儲存器的功能。
4)輸入裝置的功能是:輸入資料並轉換成機內資訊儲存;
5)輸出裝置的功能是:將機器中的資訊轉換為易於識別、處理和使用的字元和圖形,輸出顯示。
-
邏輯單元,是計算機處理資料的部分,包括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其次,控制器負責從儲存器中取出指令,並對指令進行解碼,根據指令的要求,按照時間順序,負責向其他元件傳送控制訊號,確保元件協調工作,逐步完成各種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暫存器組成, 解碼器、程式計數器、操作控制器等
3.儲存器分為內部儲存器和外部儲存器兩種,外部儲存器是計算機記憶體或臨時資料的一部分,計算機中的所有資訊,包括原始輸入資料、經過初步處理的中間資料和最後處理過的有用資訊都儲存在儲存器中。
第四,輸入裝置是向計算機輸入資訊的裝置,它是乙個重要的人機介面,負責將輸入的資訊,包括資料和指令,轉換為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二進位**,併發送到儲存器進行儲存。
5.輸出裝置是輸出計算機處理結果的裝置,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將這些結果轉換為人們容易識別的形式。
-
處理器:如 CPU、以前的 387 浮點協處理器等。
2.內部儲存器:儲存器。
3.外部儲存器:如硬碟、軟盤、光碟和一些磁帶驅動器等。
4.輸入裝置:鍵盤、滑鼠、掃瞄器、麥克風語音控制、攝像頭計數。
5、輸出裝置:印表機、顯示器等。
-
1.輸入裝置,2輸出裝置 bai, 3記憶體 DU, 4運算器,5控制器。
-
1)控制器是整機的指揮中心,控制計算機各部分按程式要求協同工作。(1 分)。
2)運算器主要負責對資料進行算術、邏輯或其他計算。(1 分) 3)記憶體是程式和資料儲存在計算機中的地方。(1 分) 4)輸入裝置的主要功能是將外部資訊轉換為適合計算機的程式碼。
5)輸出裝置的主要功能是以人們需要的形式輸出計算機處理的結果
驅動錯了,也就是說INF中沒有鍵盤驅動,插上鍵盤,重新安裝系統。 然後是鍵盤本身。 這種問題我見過很多次,沒事就是崩潰了,如果鍵盤本身有問題連主機板都打不開,開機幾秒鐘就停了下來。
總結。 一方面,圍繞電腦科學的教育和培訓強調程式設計、演算法和資料處理等技術能力; 另一方面,它更注重計算思維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思維方式來解決複雜問題和創新思維的應用和實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