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實驗,平面拋擲運動。
-
平拋物體運動實驗:
1.通過調整接球槽兩側的小旋鈕,沿支柱上下移動接球槽,將接球槽放置在篩板上的任意位置。 (該位置應先佔據 GT 並逐個向下移動)。
2.將白紙和複寫紙放在一起(複寫紙在外面),然後將它們順利地壓入螢幕板上的回形針中(或用磁鐵代替按壓紙)。 請注意,矩形紙的角應與原點 0 重合,其水平和垂直邊緣也應與原點 0 的兩條邊重合。
3、調整軌道上拋球開關的位置,擰緊拋球開關背面的鎖緊螺栓,將鋼球裝入拋球開關中,此時鋼球會停在平拋導軌的一定高度,然後按下拋球開關釋放鋼球, 鋼球會沿著導軌槽向下滾動並被水平丟擲,落在受球槽上,並通過複寫紙在白紙上留下痕跡。
4、將接球槽逐個下降,重複上述操作,即在白紙上描出一系列鋼球運動點。 (一般取4 6分)。
5. 取下白紙,以 0 點為原點,繪製每個跡線點的 x 軸和 y 軸坐標(x 軸向右,y 軸垂直向下)。 鋼球的平坦軌跡可以通過將註明的點與平滑的曲線連線起來來繪製。
6.測量各點的高度h和水平距離s,用公式h=1 2gt2和s=vt求鋼球的水平分數速度,即做平拋運動的鋼球的初始速度v,最後計算平均值。
很高興為您回答有用的問題。
-
物理實驗報告 實驗課題 研究扁平物體的運動 實驗目標 1追蹤冰雹運輸扁平拋擲物體的軌跡。 2.
求平面投擲物體的初始速度。 準備:平拋運動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和垂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的組合運動。
只需從x=測量運動軌跡上某一點的(x,y即可得到: 儀器滑槽、白紙、圖釘、木扳手、帶孔的紙板卡、小球、錘線、公尺尺 步驟1 用圖釘將白紙釘在垂直的木板上。 2 將溜槽固定在板的左上角並挖掘,使端點 o 的切線水平。
將O點記錄在紙上, 3 用粗的垂直線畫出帆梁穿過O點的垂直線。 4 用手在板的平面上按住卡片,保持卡片的空白面水平,調整卡片的位置,使從凹槽滾下來的球穿過卡片的孔,然後用鉛筆在卡片的缺口上點乙個黑點, 這將記錄球的軌跡通過的點。5 多次實驗,追蹤多個點。
6.將球通過的點與平滑曲線連線起來,以獲得球的平拋運動軌跡。 實驗資料 1 用 o 作為點,垂直向下繪製 y 軸,水平向右繪製 x 軸。 2. 從曲線中選擇四個不同的點 a、b、c 和 d,測量它們的坐標,並將它們寫在表格中。
根據公式,得到每個拋球運動的初始速度,然後得到v0的平均值。 記錄 x(cm), y(cm), v0(m, s), v0 (平均值)。
-
高中物理實驗,平面拋擲運動。
-
[目的和要求]。
通過實驗進一步闡明了平拋物體的運動是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的結合,通過平拋物體的軌跡計算物體的初始速度。
儀器和裝置]。
平拋運動實驗器、刻度、跡線記錄紙。
實驗方法】1 安裝平拋運動實驗器。
1)將平投運動實驗器放在工作台上,安裝平投軌道,使軌道的彈丸部分處於水平位置。調整調平螺絲,觀察垂直線,使面板在垂直平面上,並夾緊定位板。 (2)描圖記錄紙內襯影印一張複寫紙,用紙板緊貼在記錄面板上,使橫坐標x軸在水平方向上,縱坐標y軸沿垂直方向向下,注意使坐標原點的位置在鋼球離開軌道的地方。
3) 將接板拉到頂部。
2、鋼球在靠近定位板的地方釋放,鋼球沿軌道向下移動,以一定的初始速度從軌道的直線部分水平丟擲。
3 下落的鋼球擊中向面板傾斜的擋板,在白紙上留下印記。
4.再次將接收擋板向下拉乙個方格,重複上述操作方法,擊中第二個印記點,繼續向下拉下接收擋板直到最低點,然後在平拋鋼球落下時獲得一系列跡線點。
5.取出記錄紙,將每個實驗中記錄的點與平滑曲線連線起來。 可以得到不同初始速度下平面拋擲運動的軌跡圖線。 它們的初始速度可以通過方程 y (1, 2) gt2 和 s v0t 找到。
注意事項】 1 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需要保證記錄面板在垂直平面內,使平面投擲軌道的平面靠近板麵。
2.放置空白紙時,坐標的原點應與彈丸的投擲點重合,以便正確確定彈丸運動軌跡的起點,從而確定彈道上任意點的x、y坐標。
-
高中物理實驗,平面拋擲運動。
-
s=v0t+1/2gt^2
在水平分析中,從C到D需要t,從C到E需要2t,垂直方向是對於從C到D和從C到E的列公式,v0是點C的水平速度30-15=v0t+5t 2
40-15=v0*2t+5(2t)^2
您可以求解 v0 和 t。
-
解決這個問題是平衡差異的關鍵。 從A到C的垂直位移是,從C到E,根據差公式(相鄰相等時間位移的差值是恆定的)x AT2,是的,解T,那麼從C到E可以找到Vo,點C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是V,那麼從O到C所取的時間是t 2 10, 所以點 O 的坐標是 (-20, -5)。
-
設每個小時間間隔為t,點B的下降時間t,點A與下降點的垂直距離為x5(t2)=
5((t+t)2)=
5((t+2t)2)=
解得 t=then v=1
t=x=coordinates:(,括號後的 2 個是平方的。
-
設點 o 的坐標為 [x,y],當點 o 移動到點 b 時經過 t 秒。
x+10=1/2gt^2 x+15=1/2g[t+t]^2
Y+10=VT 可以求解得到 t v x y
-
設水平初始速度為 U,A 點的垂直速度為 V,則有:
AB時間:t1=x1 u
交流段時間:t2=(x1+x2) u
AB截面垂直位移:V*T1+1 2G*T1 = Y1AC截面垂直位移:V*T2+1 2G*T2 =Y1+Y2 解:
u=√((g*x1*x2(x1+x2))/(2(x1*y2-x2*y1)))
-
平拋運動有乙個公式,知道x1、x2、y1、y2,可以列出公式,然後相互合成,這樣就可以計算出該地點的速度。
-
高中物理研究物體的平面投擲運動。
-
你如何讓別人幫助你?
-
閃光頻率為30Hz,因此亮點之間的間隔為t=1 30秒 縱向位移 h=h=gt 2 解給出 g=
橫向位移 s=3 時間 t=1 30 秒初始速度 v=s t= 在 a 點,時間為 2t,因此縱向速度為 2gt= 橫向速度 = 初始速度。
因此,點 a 和速度低於根數:=
-
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新東方有能學習中心的老師崔妍。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想,平拋運動的特徵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C點到B點的垂直距離是乙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從B到A的三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垂直距離比。
1:3,所以 c 是初始投擲點,從 C 到 b 的時間是 1 30 秒,by。
H = gt 2 2 , g = 2 h t 2 =
初始速度 v=x t=3*
a點的速度為:水平速度的平方+垂直速度的平方,然後開啟根數。
垂直速度為 vy=g*t(t 是從 c 移動到 a 的時間),得到:
最後,點 A 的速度可以找到為:
祝你好運。
-
解決方法:閃光頻率為30Hz,因此亮點之間的間隔為t=1 30秒。
所以:t=1 30s l= h=hcb -hba x=3l 由均勻加速度運動公式計算:
h=gt² ①
h=hcb -hba ②
連利明白:
g = 按運動學公式:
v0=△x/t
代入資料以解決:
v0 = 點 a 速度:vy = gt
v0=△x/t ②
同時解:va = 根數 vy + v0
-
從 C 到 B 再到 A 的水平位移相等,即所用時間相等。
在垂直方向上,使用 h2-h1=gt2 來執行此操作。 也就是說,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等於乙個常量(at2)。
g=h2-h1 t2, t=1 30s h2=, h1= , get g=秒空格, v=x t x=引入 v=
在第三個空間中,需要 a 的速度,首先得到 b vby=(h1+h2) 2t= 的垂直速度
然後得到垂直方向勻速運動定律:vay = vby + gt = a = vay 在根數下的平方和根數上初始速度的平方。
-
t=1/30
因為 h=(1 2)gt 2
解給出 g = 水平速度 v = 3l t =
a,帶向量合成,垂直速度v'=g*2t=
根數 (v 2 + v.)'^2)=
正方形邊長為。
-
按標題,t = 1 30s
C和B、B和A之間的水平距離相等,並且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勻的,因此C和Ba的時間也相等。
通過 x=gt 2,x=h(ab)-h(cb)=3*g= x t 2=
初速 v0=
垂直 v(a)=gt=
v(a) = 在根數下。
-
橫向位移 s=3 時間 t=1 30 秒 初始速度 v=s t=
-
14.圖12abc
x/cmy/cm
o 在研究球的平面投擲運動的實驗中,乙個學生記錄了 A、B、C 三個點(A 不是投擲點),並建立了乙個如圖 12 所示的坐標系,三個點在平面投擲軌跡上的坐標值:A 點的坐標為 (5, 5)、B點的坐標為(15,20),C點的坐標為(25,45)。取g=10m s2,則球的初始速度為m s; 拋球點的坐標為 x= cm, y= cm。
圖 12abcx cm
y/cmo
-
這不是乙個困難的問題。 平拋運動的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 AA是恆定速度,BB也是恆定速度。 您必須確保從拋出點到 a 的時間是 t1,從拋出點到 b 的時間是 t2。 墜落的高度差如標題所示 h=...
引入兩次以解決初始速度。
-
就是用s=gt平方的垂直方向來計算時間,然後就可以找到橫向速度,然後就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東西了。
-
使用水平和垂直運動進行等時性計算。
-
將軌跡記錄在一張印有小方塊的紙上,每個小方塊的邊長為l = cm如果球在平拋運動中的位置是圖中的a、b、c、d點,則球的初始速度計算為v0=(用l和g表示),其值為,b點處球的速度為。(取 g = m s2)。
分析]根據運動學知識,可以知道v0=2l t
s=gt2 ②
其中 s=3l-2l=l,所以 ,得到代入。
點 b 的垂直部分速度(使用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整個時間的平均速度的定律)。
點 b 的速率。
-
高中物理實驗,平面拋擲運動。
-
對於垂直方向初始速度為 0 的勻速直線運動,s=gt2 2那麼物體在相同時間間隔內行進的距離之比為 1:3:5:7...
觀察ab:bc(垂直高度)=3::5,從中可以看出ab和bc之間的時間是2t和3t,其中t是拍照的時間間隔。
ab的垂直高度為15cm,即((2gt)2-(gt)*2)2g=3g t 2 2=15cm,可以找到時間間隔t=
水平方向是乙個恆定的運動,一次移動 3 個塊。 從獲得的時間間隔,可以得到水平速度 v 水平 = 15 cm t =
垂直速度為2gt=2m s
速度是水平和垂直速度的平方和,v=
A 從中繼區前 S0 到中繼區末端的距離為 S A=20+16=36,花費的時間為 t=36 9=4s。 有兩種情況A追上B,1,B的速度還沒有達到8m s,2,B的速度已經達到8m s,顯然第二種情況B的加速度更大,就討論第二種情況吧。 當 A 趕上 B 時,B 的速度已經是 8m s,然後 B 以勻速 A B 開始,直到速度達到 8m s,然後 B 加速到 8m s 速度所需的時間 t1=8 a,然後時間 t2 過去,A 趕上 B,然後可以得到方程。 >>>More
球原本沒有動能。 在拋球過程中,人對球有很強的作用,使球向f方向位移,即人對球做了功。 根據動能定理,乙個人在投球時在球上所做的功等於球獲得的動能。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