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3天後自首,法律應判處多長時間

發布 健康 2024-03-20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造成交通事故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不滿三年的,也可以判處緩刑。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肇事逃逸後,只要自首,就算是自首,沒有時間限制,被抓到就不自首。 作案後大聲喧嘩自首,如實供案的,是自願自首的。 對投案自首的罪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罪責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認定自願投案自首的:1.犯罪後自願投案並如實供述罪行的,是自願投案自首的。

    2.被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知曉的其他罪行的,視為自首。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被判處強制措施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犯罪,與司法機關已經掌握或者判決認定的犯罪屬於同一類犯罪的,視為自首。 4. 自願投保物件:

    (一)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2)他們所在的單位。 (三)城鄉基層紅棗組織。

    (四)上述拆遷單位的有關責任人員。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肇事逃逸事故發生後,在被偵查機關偵查抓獲前自願投案自首、如實供述的,自願自首。 對投案自首的罪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罪責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爭論這個茄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

    犯罪後自願投案並如實供案的,是自願投案的。 對投案自首的罪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罪責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知曉的其他罪行的,視為自首。

    犯罪嫌疑人不具備前兩款規定情形自首,但如實供述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如實供認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的,可以減輕處罰。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法律分析:自願投案,是指犯罪後自願向公安機關、司法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供認犯罪的行為。 肇事逃逸後自願投案自首的期限沒有限制,逃跑後在公安機關逮捕前自願投案自首的,視為投案自首。

    事實上,即使公安機關已經逮捕了他們,在此期間,如果他們能夠如實供認一些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也會按照自首的原則進行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按照管轄範圍,及時對舉報、控告、舉報、自首等材料進行審查,發現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立案的應當以沒有犯罪事實為由立案,或者犯罪事實明顯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並告知控告人不立案的理由。原告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事故發生後,在案件破案之前,如果自首,算是自首,不是逃跑,沒有時間限制,被抓到就不是自首。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犯罪後自願投案自首並如實供述的,是自願投案自首的。

    對投案自首的罪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罪狀不如液僕叢輕,可免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

    犯罪後自願投案並如實供案的,是自願投案的。 對投案自首的罪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罪責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正在服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受到強制措施,如實供述自己尚未為司法機關所知的其他罪行的,視為投案自首。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法律分析:自願投案,是指犯罪後自願向公安部門、司法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案的行為。 肇事逃逸後自願投案自首時間的定義不受吳、李等案的限制,在逃跑後、公安機關逮捕前自願投案自首的,視為投案自首。

    事實上,即使公安機關已經逮捕了他們,在此期間,他們也可以如實供認一些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他們仍然會按照自首的原則受到懲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按照管轄範圍,及時對舉報、控告、舉報、自首等材料進行審查,發現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他們應立案;發現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明顯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並告知控告人不立案的理由。 原告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這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主要根據您造成的損失大小、人員數量**等因素而定。 當然,已經有自願自首的情節,這在法律上是一種減輕處罰的情節。

相關回答
12個回答2024-03-20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後逃跑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一百零一條規定,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逃跑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身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More

9個回答2024-03-20

答案是肯定的!!! 肇事者應當對事故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應當向公安、交通機關報告,肇事者逃跑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至於賠償,可以要求醫療費用、誤工費、車輛損壞費等,如果構成傷殘,還應支付傷殘賠償金。

12個回答2024-03-20

所謂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要構成加重情節,首先需要行為人致人的行為已構成交通事故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在確定是否構成交通事故罪時,只能作為定罪情節; 二是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如果對事故不知情,自然不可能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第三,逃避調查責任和確定被害人責任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More

4個回答2024-03-20

這些都不是大熱門,時間也沒有那麼緊,所以沒關係。 >>>More

34個回答2024-03-20

這種情況是戒斷的不良反應和成癮的表現。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