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換反應:A+BC=Ca+B,要求A的元素活性強於B,否則不能進行反應。
元素活性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如果金屬與鹽發生反應,則鹽必須是溶液。
如果金屬是k ca na,它就不能反應。
復分解反應。
ab+cd=ad+bc 能否反應有兩個條件。
1.產品內部有水、氣體或其中一種沉澱物。
2.如果是鹽製鹽、鹽製鹼反應(你應該知道這是什麼。 我不知道給我發訊息)必須是其中 2 個是解決方案,否則他們無法做出反應。
看是不是降水 1 是平常的積澱 2可以閱讀科學書背面的物質溶解度表(要記住)
置換反應具有元素參與和元素生成。
復分解反應只參與反應,只生成化合物。
氧化還原反應。
一種通過失去氧氣將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元素的反應。
一般有氧化劑和還原劑。
化合價增加以獲得氧氣,它是參與氧化反應的還原劑。
化合價降低 氧氣損失 參與還原反應的是氧化劑(其中的原始氧元素)
酸鹼反應的化學反應稱為中和反應。 它是一種復分解反應。
其本質是鹼中的陰離子(氫氧化物)和計算中的陽離子(氫)結合形成水。
酸:用 H+ 電離所有陽離子的物質稱為酸。
1.與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
2.它與金屬反應生成氫氣。 注意元素活動表。 如果小於H,則不能反應,如果是鐵,則為亞鐵(在置換反應中形成鐵)。
3.用鹼中和。
4.與鹽發生反應。
5.與酸鹼指示劑發生反應。
鹼:電離後,所有陰離子都是oh-物質。
1.與酸鹼指示劑發生反應。
2.它與酸反應生成鹽+水。
3.它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這不會含水成酸,例如:SO3 + H2O = H2SO4).
4.與鹽溶液反應(必須是溶液,否則不能反應)。
鹽:金屬或氨陽離子與酸性陰離子的結合稱為鹽。
1.鹽溶液與金屬反應生成新金屬+新鹽(注意:必須是溶液,注意元素活性)。
2.鹽+酸。
3.鹽溶液+鹼性溶液(均為溶液)。
4.鹽溶液+鹽溶液生成新鹽+新鹽。
-
(1)物理變化:新物質的形成沒有變化。
巨集觀上沒有形成新物質,微觀水平上也沒有形成新分子。
它通常是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變化、位置的變化等。
例如:水的三種狀態的變化、汽油的揮發、乾冰的昇華、木頭做成桌椅、玻璃的破碎等等。
(2)化學變化:新物質的形成發生變化,又稱化學反應。
在巨集觀層面上形成新物質,在微觀層面上形成新分子。
化學變化往往伴隨著一些反應現象,如發光、發熱、產氣、變色、沉澱等。 在某些情況下,反應現象可用於確定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或產物是哪種物質。
(3)物理性質:在不發生化學變化的情況下可以表現出的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不是只有在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才會表現出來的屬性; 例如:
木材具有緻密的性質,不需要它在顯現之前改變形狀。
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等。
儀器需要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度增長、電導率等。
-
1.煙霧:固體小顆粒。 霧:小液滴。 煙霧:既有小顆粒,也有小液滴。
2.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公式。 (代表一種物質) 化學方程式:表示具有化學式化學反應的公式。 (表示特定的化學反應)。
3.構成原子的三種粒子:質子、中子和電子;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三種型別:分子、原子和離子。
1)表示某個元素;(2)表示這種元素的原子; (3)惰性氣體元素和金屬元素的符號也可以表示物質。 注意: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僅表示原子數。
示例“2h”僅代表 2 個氫原子。 (4)表示該物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數。 注意:
化學式前面的數字僅表示分子數。 例如,“2H2O”僅代表 2 個水分子。 (2)4份氫氣和32份氧反應可生成36份水。
-
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2. 化學和程式。
3.四種基本反應型別的概念。
4.質量守恆定律。
5.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和核外電子構型。
為什麼必須如此"一定量的溶劑"在一定溫度下,它溶解到不溶的程度,是飽和溶液。 你是對的。 強調"一定量的溶劑"首先,根據實際情況,我們的飽和溶液總是配置在一定量的溶劑中,其次,飽和溶液也有飽和的概念,需要在“一定量的溶劑”中強調。
初中三生化教學計畫課件 老彭家和沈家有點姻親關係,蕭鵬是大有名的學者,於是沈德謙編纂了《古詩源》和歷代歷代詩歌,勉強想和他商量幾句,但蕭鵬卻不想留下名字, 他知道有些乖巧的做不出來,但也讓他避免了死後被“砸在紀念碑上”的命運。園子的名字看起來很簡單,不容易脫口而出,解釋清楚,這樣的名字還是要一字一句的說出來,先說“網”字,自然是漁夫家的漁網,借來的意思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而“老師”應該是掌握了某種本領的人, 這很可能是他自己撤退的炫耀。其實這是陳詞濫調,因為網園園主很早就有了“玉音”的別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