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nhtmgmgwgatmw 說: 你好! 學習精神值得稱讚! 據我了解,我會和你簡單談談。
首先,我們知道物質主要由原子組成。 反過來,原子由原子核和原子核外的電子組成。 通過盧瑟福轟炸金箔實驗,我們得到:
原子的質量主要由原子核內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決定。 電子質量是質子(中子)質量的 1 1836,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質子和中子的質量也很小,寫很多太不方便了。
那些化學家發現,不同原子的質子(中子)單質量相差非常小,乙個質子和乙個中子的質量相差也很小,做計算時用實際原子質量太麻煩了,所以聰明人測量碳-12原子的質量(每個碳原子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 所以它被稱為C12)非常準確,以它的1 12為單位“1”,(大約等於質子+中子質量的一半,也避免了質子和中子質量之間的細微差別)。因為,大多數原子的質子和中子數量相等。 即:
有“相對原子量=質子數+中子數; 乙個說)。
公式是這樣的:另乙個原子質量除以碳 12 原子質量,然後乘以 12。
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你可以慢慢理解。
-
意思是(a)原子的(真實)質量(m)與標準碳原子(mc)的(真實)質量(mc)的比值(a)1 12。
公式為:m (mc 12) = m mc 12
-
將相對原子質量與碳-12的質量進行比較,即12,其他原子的質量除以碳-12的質量,然後乘以12。
-
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任何原子的真實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1 12之比,以此為標準,稱為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在化學研究中,首先要接觸到的是化學元素的元素週期表,元素週期表上的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的相對原子質量,因此可以清楚地區分不同元素之間的差異,元素週期表中最低的數字是元素的相對原始質量。
由於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就像氫原子的實際質量一樣:; 氧原子的實際質量:.
原子量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科學家約翰·道爾頓提出的,他於1803年發表了“原子理論”,提出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他認為同一種混沌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質量,而不同元素的原子質量不同,氫原子的質量被用作相對原子質量的基準。
後來,以氧原子的質量和碳原子的質量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基準,原子量的定義最終由國際相對原子質量委員會提出。 國際上選擇的碳-12原子的質量為氫的1和碳的12。
-
相對原子質量= 某個原子的質量 A 碳原子的質量 (1 12) 樹皮 =原來的一行容納中子核質量 + 核外電子質量 [(1 12]mc=質子質量 + 中子質量 (1 12)mc=質子數+ 中子數。 ”
相對原子質量是計算原子質量的一種方式,由於原子的實際質量非常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比如氫原子,那就很麻煩了。
實際質量是千克,氧原子的質量是千克。 乙個碳 12 原子的質量是千克。
需要注意:
當我們計算乙個水分子時。
當質量很大時,計算起來會非常不方便。 在計算其他更複雜分子的質量時,這更加麻煩。 因此,國際上規定應使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
表示原子。
分子的質量關係。 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等於摩爾質量。
但是單位是不同的。 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而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 mol。
乙個碳-12原子的質量分為12等份,(有幾個碳原子,其中有乙個碳原子,其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加起來有12個,所以叫碳-12。
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如碳-14,它包含8個中子和6個質子,加起來有14個。 之所以選擇碳-12代替碳-14,是因為當選擇碳-12原子作為標準時,其他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接近整數,便於記憶和使用)。
-
相對原子質量
某個原子的質量 碳原子的質量 (1 12) = 原子核。
質量 + 核外電子質量 [(1 12]mc = 質子的質量 + 中子的質量 (1 12) mc = 質子數。
+ 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是計算原子質量的一種方式,由於原子的實際質量非常小,如果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來源,例如氫原子,那將是非常麻煩的。
實際質量是千克,乙個氧原子。
質量是千克。 乙個碳 12 原子的質量是千克。
-
有幾個:相對原子質量 m = 質量 m 物質量 n m = = m n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實際質量 1 碳-12質量的12)。
其中之一,是某種氣體密度的多少倍,等於該氣體的原子質量的 x*。
-
相對原子質量=碳原子質量(1,12)的某個原子的質量。 接下來,共享計算相對原子質量的公式以供參考。
相對原子質量=碳原子質量(1,12)的某個原子的質量。
核質量 + 核外電子質量 [(1, 12]mc
核質量 (1 12)mc
質子的質量 + 中子的質量 (1 12)mc
質子數 * 乙個質子的質量 + 中子數 * 乙個中子的質量] (1 12) mc
質子數 * (1 12) mc + 中子數 * (1 12) mc] (1 12) mc
質子數,狀態車+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任何原子的平均原子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比值1 12,以碳-12原子質量的1 12為標準,稱為原子時代的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量是質量單位,符號 u,定義為碳原子質量的 12 12。
相對原子質量的國際基本單位是 1。 當我們計算水分子的質量時,我們發現計算起來非常不方便。 在計算其他更複雜分子的質量時,這更加麻煩。
因此,國際上規定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來表示原子和分子之間的質量關係。 相對分子質量在數值上等於摩爾質量,但單位不同。 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而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 mol。
相對原子量是針對元素的,例如,氫的原子量的計算是要考慮自然界中氘氚的百分比,即豐度,(例如氘的60%,氘的30%,氚的10%(純粹例如,資料是假設的),那麼氫的相對原子量是1*相對原子量一般是小數, 它也寫在元素週期表上,但我們一般取它的近似值,所以大小和質量也差不多。 >>>More
2al+6hcl=3h2↑+2alcl3 。Al可以用相對原子質量為27,54份鋁代替3個氫分子,大約是鋁質量的18份,這是為了方便計算。 同樣地。 >>>More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相對質量,即以乙個碳原子(原子核中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可以簡單地用12C表示)的質量為標準,將其他原子的實際質量與之進行比較,得到的值就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這樣比較方便,而且整數很多。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