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地處平原,地勢平坦;
2、土層較深,土壤肥沃;
3、有河流過往,灌溉方便;
4、季節性氣候溫和,夏季高溫多雨(同期雨熱)。
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是地塹型構造平原。 位於陝西省中部,秦嶺與渭北山(老龍山、薩加山、耀王山、藥山等)之間。 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 800公尺,全長約300公里。
南北寬不同,最寬在東部100公里,習附近約75公里,梅縣只有20公里,逐漸收攏成乙個峽谷到寶雞,像個“新月”。 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 因為它位於漢沽關和大三關之間(有人說它在沽沽關、大三關、五關和蕭關之間),所以在古代被稱為“關中”。
春秋戰國時期,是秦國的故鄉,素有“秦川八百里”之稱。
渭河自西向東橫貫渭江平原,幹流和支流涇江、北洛河具有灌溉優勢,中國古代著名的鄭國運河、白渠、曹運河、成國運河、龍壽渠等水利工程都出自這些河流。 關中平原擁有優越的自然和經濟條件,是中國歷史上最富饒的農業區之一。 因為交通便利,周圍有山水危險,從西周開始,就有秦、西漢、隋、唐等10個朝代在關中平原中心建都,歷時1000多年。
目前,關中平原是我國工業、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小麥和棉花產區。 小麥約佔耕地面積的50%,棉花主要分布在景暉渠、羅暉渠和渭暉渠三大灌區。
-
主要是農作物。
渭河平原自古以來就發達灌溉,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糧食商業產區,素有“千里黃金城,富饒之地”之稱。 渭河平原包括習、寶雞、咸陽、渭南等城市27個縣市,約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5%。 是陝西省主要的糧棉生產基地,佔全省糧食產量的40%以上,棉花產量約90%。
渭河自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和支流涇江、北洛河皆有灌溉優勢,中國古代著名的鄭國渠、白渠、曹渠、城國渠、龍壽渠等水利工程都出自這些河流。
關中平原是我國工業、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小麥和棉花產區。 小麥約佔耕地面積的50%,棉花主要分布在京暉渠、羅暉渠和漬暉渠三大灌區,近年來棉花種植面積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棉花的重點產區。
-
渭河平原又稱關中平原。 位於陝西省中部。 西起寶雞,東至桐關,南至秦嶺,北至陝北高原,平均海拔約500公尺,東西長300公里,西窄東寬,成三角形,西窄東寬,渭河平原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稱。
渭河平原是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涇河和羅河的沖積物形成的斷層沉陷區。 自古以來,灌溉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等,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食產區。
-
渭河平原位於陝西省,素有“秦川八百里”之稱,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和棉花
因此,b
-
關中盆地夾在陝北高原和秦嶺之間,是喜馬拉雅運動形成的巨型斷裂帶。 盆地兩側是高角度的正斷層。 斷層線上有一連串的泉水和溫泉露頭。
南北兩側的山脈沿斷層線繼續上公升,盆地緩慢下降,形成地塹狀構造平原。
渭河平原形成後,不僅黃土堆積,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岸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充填淤積,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超過7000公尺。 由於地殼的間歇性變化和河流的下切,形成了不同高度的階地。
一級和二級階地構成關中平原的主體,區域性稱為“高原”,自上而下猶如階梯頭高原、兩個高原、三個高原。 這三個高原相當於二等階地。 高原被渭河南北支流切割和破壞。
渭河以北,自西向東有西平高原、僧高原、周高原、吉氏高原、世平高原、碧高原、梅高原、許高原等;渭江以南,有武章高原、西柳高原、神河高原、少陵高原、白鹿高原、銅仁高原、陽國高原、孟高原等。
-
渭河平原主要大田作物有:小麥、油菜籽和玉公尺。
果樹有:蘋果、梨樹、獼猴桃、桃子、石榴。
蔬菜種類繁多,集中在三元、涇陽和渭南河套平原的一些縣市:以小麥和玉公尺為主,寧夏部分為稻公尺。
-
成因:地殼運動斷層和沉降形成格拉本斯,河流堆積形成沖積平原。
影響: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適於開展農業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