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冷卻熱飽和溶液以獲得大晶體?

發布 科學 2024-05-26
1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自然冷卻是生長成大晶體的唯一方法,最好是種子晶體。

    通過淬火得到的是細小的晶體。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稱為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又稱“冷卻結晶法”。 它是一種結晶飽和溶液的方法。 蒸發溶劑結晶法簡稱“蒸發溶劑法”,是飽和溶液結晶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

    冷卻熱飽和度本質上是通過降低溫度從溶液中以晶體形式析出溶質(適用於溶解度隨溫度公升高而顯著增加的物質)。 通常是指將飽和的溶液溫度降低到相對較高的溫度下析出晶體的過程。

    冷卻熱飽和溶液和冷卻結晶的原理是一樣的,溶液是飽和的,溶質是通過冷卻析出的,這種方法一般用於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溶質,唯一的區別是冷卻的起點不同。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因為溶劑是不變的。 然而,大多數溶解模具的難度s隨著溫度t的公升高而增加。 因此,根據S 100g = m劑m,將溫度較高的飽和溶液冷卻。

    S變小,M劑不變,所以溶解最多的M物質減少。 所以當它不能再溶解時,會析出過多的晶體。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重結晶的具體措施是冷卻熱飽和溶液,但冷卻熱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為了重結晶的目的。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再結晶是將熱飽和溶液多次冷卻。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重結晶的方法是對熱飽和溶液進行冷卻。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a 溫度發生了變化,溶解度也發生了變化。

    b晶體不含水,當然溶劑質量不變,b對。

    c 晶體沉澱後,溶質減少,c 錯誤。

    d 晶體析出後,溶質減少,而溶劑不改變,質量分數降低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b 正確。

    a 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化。

    c 溶質沉澱,當然,溶液中的質量會發生變化。

    d 隨著溶質質量的變化,質量分數也會發生變化。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溶液應完全蒸發進行蒸發結晶,不需要冷卻熱飽和溶液; 蒸發結晶一般需要蒸發盤,但冷卻熱飽和溶液不需要。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蒸發結晶:溶解度不變,溶劑減少,溶質析出。

    冷卻熱飽和度:隨著溫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溶質析出。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這取決於您是否要從低溶解度沉澱出更高的溶解度,反之亦然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飽和溶液冷卻析出的晶體必須---飽和溶液,否則不會有結晶析出。

    ---飽和溶液冷卻下來,晶體就會從溶液中析出,此時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溶液的質量減小,溶劑的質量保持不變,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也減小,但仍是飽和溶液。 (這是針對溶解度隨溫度公升高而增加的物質,溶解度增加)。

    當不飽和溶液公升溫時會發生什麼? 當溫度公升高時,不飽和溶液會更加不飽和,並且不會有結晶析出,因此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解的亮物質的質量分數不會改變,但溶解度增加,因此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

相關回答
19個回答2024-05-26

一般溶液存在飽和溶解度問題,通常飽和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溫度降低,飽和溶解度也隨溫度降低,然後用冷卻熱將飽和溶液放熱,由於溫度的降低,其飽和溶解度降低,溶液變成過飽和溶液,從熱力學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不穩定狀態, 然後過量的溶質會以晶體的形式析出,以保持熱力學平衡,即溶液仍保持在飽和狀態(低溶解度)。

10個回答2024-05-26

溶解是指溶質分子進入溶劑分子之間的空間,當空間充滿時,就不能再溶解。 >>>More

17個回答2024-05-26

物質溶解在溶液中以至於無法再溶解的條件是飽和溶液。

7個回答2024-05-26

1.不。 硫酸永遠不會飽和。

2.當硝酸銨的溫度公升高時,溶解度也會增加。 即當溫度高時,溶解的硝酸銨比溫度低時多,當溫度降低時,溶解度也降低,因此測試了一些硝酸銨晶體。 >>>More

17個回答2024-05-26

只要你了解Cuso4在水存在下的結晶總是以Cuso4·5h2o的形式出現,你就可以理解這種現象。 這就是你說的(將 CuSO4 放入飽和 CuSO4 溶液中,首先,CuSO4 吸水變成 CuSO4·5H2O。 同時,原來的CuSO4溶液已經飽和,部分水分被後來加入CuSO4吸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