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用:原材料1000
應納稅額: 170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
貸方:應付賬款 1170
這很好,因為當你買東西時,增值稅是直接支付給賣家的,你為買的東西支付的價格已經包括了增值稅,你不需要為這個業務進行納稅記錄
如果你當月有賣貨的生意,那麼你可能要交稅,比如你賣了10000元的貨,那麼你要向買方收取11700元,那麼你就要交增值稅,你要交金額=銷項稅-進項稅額=1700-170=1530元,在向稅務機關納稅時:
借方:應納稅 1530
應付增值稅(已繳稅款)。
信用:銀行存款 1530
-
倉儲、借款:原材料信用: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原料是原料和材料。 原料一般指礦業、農、林、牧、漁業的產品; 加工材料一般是指經過一定加工的原材料。 例如,林業生產的原木是原材料,當原木加工成木板時,它們就成為材料。
但是,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原材料和材料的劃分並不一定明確,因此一般使用“原材料”一詞來指代它。
-
你上面做的是對的,沒有錯,你做的2只是1的組合,本質是一樣的。 沒什麼好說的,就是這樣!
-
如果第二種與實際成本法正確,則應提醒進口貨物的增值稅是海關在徵收關稅時收取的,而不是交給賣家的。
需要注意的是,新會計準則中的賬戶名稱是應納稅額,而不是應納稅額,借方是在途中材料驗收之前記錄的。
使用計畫成本核算時,還有乙個條目可以結轉物料成本差異。
-
借款:原料1000
應付增值稅 - 進項增值稅 170
貸方:應付賬款 1170
借方:應付增值稅 - 已付稅款 170
信用:銀行存款 170
這就是我通常的做法。
-
借款:原料1000
應納稅額: 170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
貸方:應付賬款 1170
-
根據您的描述,就是直接從國外採購物資,直接貸記銀行存款,根據您的海關完稅證明繳納進項稅額。
即:DR:原料1000
應交稅費 - 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
CR:應付賬款 1000
銀行存款 170
-
原材料採購的具體會計分錄如下(原材料按計畫計成本):
1)採購。借用:材料採購(實際成本)。
信用:銀行存款。
2) 檢查收據。
借款:原材料(計畫成本)。
貸方:材料採購(計畫成本)。
3)傳送原材料。
借款:生產成本等(計畫成本)。
貸方:原材料(計畫成本)。
4)期末物質負擔量的差額。
結轉應承擔儲蓄的差額。
借用:物料成本差異。
信用:生產成本。
結轉本應由你承擔的超支差額。
借款:生產成本。
信用:材料成本差異。
構成生產成本由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直接材料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勞動物件,經過加工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其使用價值成為另一種使用價值; 直接勞動是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人力資源,可以用工資和福利來計算;
製造費用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械、車輛和裝置等設施和機械材料及輔助材料,其消耗一部分通過折舊計入成本,另一部分通過維修、固定費用、機器材料消耗和輔助材料消耗計入成本。
-
1)採購。
借用:材料採購(實際成本)。
信用:銀行存款。
2) 檢查收據。
借款:原材料(計畫成本)。
貸方:材料採購(計畫成本)。
注意:原材料在進入倉庫時按計畫成本核算定價。
-
原材料採購。
借用:原材料。
借方:應納稅額-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方: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或者:採購原材料的具體會計分錄如下(原材料使用計畫成本進行核算):
採購借用:材料採購(實際成本)。
信用:銀行存款。
檢視收入庫。 借款:原材料(計畫成本)。
貸方:材料採購(計畫成本)。
注意:原材料在進入倉庫時按計畫成本核算定價。
-
對於原材料的採購,會計分錄如下:
借用:原材料。
借方:應納稅額-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方: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
不,如果您先付款,則不會收到發票。
借方:預付款。
信用:銀行存款。
發票收據。 借用:原材料。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預付賬戶。
銀行存款。
-
發票與物料同時到達。 它被稱為“單件貨物同時到達”。
會計分錄包括:
借用:原材料。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發票已到,但材料尚未到貨。 它被稱為“單次到達尚未到達”。
會計分錄包括:
借用:運輸中的物資。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物料到達並在倉庫中檢查後:
借用:原材料。
圖片來源:運輸中的物資。
材料已經到貨,但發票還沒有到。 它被稱為“貨到付款尚未到達”。
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用:原材料(暫定價值)。
貸方:應付賬款 – 臨時應付賬款。
下個月初,最後乙個條目將以紅色匆匆返回
借款:原材料(暫定價值)(紅字登出)。
貸方:應付賬款 - 臨時應付賬款(紅色登出)。
等到發票到達,然後再來。
借用:原材料。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提前購買材料。 縮寫為“預付購買”。
預付款時:
借方:預付款(預付款金額)。
信用:銀行存款。
收到後:借款:原材料。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方:預付款(實際應付金額)。
追溯付款:借方:預付(預付和應付之間的差額)。
信用:銀行存款。
多付款項的退款:
借款:銀行存款。
貸方:預付賬款(預付賬款和應付賬款之間的差額)。
-
物料採購科目用於計畫成本核算方法,用於核算採購物料的實際成本,該成本按計畫成本結轉到原材料科目,差額記入物料成本差異
“在途貨物”適用於實際成本核算方法,該方法用於核算已購買但尚未驗證到倉庫的物料的成本。
根據新指南,購買了 1401 種材料,1402 種材料正在運輸中。
-
採購原材料的會計分錄。 發票與物料同時到達。 它被稱為“單件貨物同時到達”。
會計分錄為:借方:原材料,應納稅額-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
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發票已到,但材料尚未到貨。 它被稱為“單次到達尚未到達”。
會計分錄為: 借方:在途貨物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
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物料到貨後,在倉庫收貨: 借款: 原材料信用:
運輸中的物料已到,但發票尚未到貨。 它被稱為“貨到付款尚未到達”。 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款:原材料(暫定價值) 貸:應付賬款 - 臨時應付賬款將於下月初以紅色轉銷
借款:原材料(暫定價值)(紅色反轉) 貸方:應付賬款 - 臨時應付賬款(紅色反向) 等到發票賬單到賬,再借:
原材料應納稅額-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抵免: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材料以預繳款的形式購買。 縮寫為“預付購買”。
當提前付款時: 借方: 預付賬戶(預付金額)貸方:
收到銀行存款後:借款:原材料應納稅額-應納增值稅(進項稅額)抵免:
預付賬款(實際應付金額) 補充付款: 借方: 預付賬款(預付賬款與應付賬款之間的差額) 貸方:
銀行存款退還 超額付款:借款:銀行存款貸方:
預付賬戶(預付賬戶和應付賬戶之間的差額)。
-
所購原材料的具體情況會計分錄如下圖所示(原材料計入計畫成本核算):
1)採購。借用:材料採購(實際成本)。
信用:銀行存款。
2) 檢查收據。
借款:原材料(計畫成本)。
貸方:材料採購(計畫成本)。
3)傳送原材料。
借款:生產成本。
等(計畫成本)。
貸方:原材料(計畫成本)。
4)期末結轉。
發放材料負擔的差額。
結轉應承擔儲蓄的差額。
借用:物料成本差異。
信用:生產成本。
結轉本應由你承擔的超支差額。
借款:生產成本。
信用:材料成本差異。
構成。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組成。
它由三部分組成。 直接材料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勞動物件,經過加工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其使用價值成為另一種使用價值; 直接勞動是指生產過程中消耗的人力資源量,即可用工資的量。
以及福利費用等;
製造費用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械、車輛和裝置等設施和機械材料及輔助材料,其消耗一部分通過折舊計入成本,另一部分通過維修、固定費用、機器材料消耗和輔助材料消耗計入成本。
-
採購原材料的會計分錄。 發票與物料同時到達。 它被稱為“單件貨物同時到達”。
會計分錄為:借方:原材料,應納稅額-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
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發票已到,但材料尚未到貨。 它被稱為“單次到達尚未到達”。
會計分錄包括:
借用:運輸中的物資。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物料到達並在倉庫中檢查後:
借用:原材料。
圖片來源:運輸中的物資。
材料已經到貨,但發票還沒有到。 它被稱為“貨到付款尚未到達”。
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用:原材料(暫定價值)。
貸方:應付賬款 – 臨時應付賬款。
下個月初,最後乙個條目將以紅色匆匆返回
借款:原材料(暫定價值)(紅字登出)。
貸方:應付賬款 - 臨時應付賬款(紅色登出)。
等到發票到達,然後再來。
借用:原材料。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信用: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
提前購買材料。 縮寫為“預付購買”。
預付款時:
借方:預付款(預付款金額)。
信用:銀行存款。
收到後:
借用:原材料。
應納稅額 - 應付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方:預付款(實際應付金額)。
追溯付款:
借方:預付款(預付款和應付賬款之間的差額)。
信用:銀行存款。
多付款項的退款:
借款:銀行存款。
貸方:預付賬款(預付賬款和應付賬款之間的差額)。
原材料的定義
原料是指生產某種產品的基本原料。 它是在生產過程開始時使用的產品。 原材料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天然形式的林產品、礦物和海產品,如鐵礦石**。 一是農產品,如糧食、棉花、油脂、菸草等。 此類產品的供應商很多,質量沒有區別。
因此,在銷售上應根據各種產品的特點採取適當措施,如礦產品、水產品等天然形態的白色產品應直接銷售,配送路線應盡可能短的運輸,成本應盡可能低,並加強對農產品的保有留有, 減少了分銷環節,一些產品還可以通過商業收購網點集中到生產企業。
類
原料可分為:原料及主要原料、輔料、外購半成品、維修備件、包裝材料、燃料。
原材料根據其儲存地點可分為三類:在途材料、庫存材料和寄售加工材料。
-
原材料採購。
借用:原材料。
借方:應納稅額-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方: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或者:採購原材料的具體會計分錄如下(原材料使用計畫成本進行核算):
採購。 借:材料採購(實支和孫丹吉成本)。
信用:銀行存款。
檢視收入庫。 借款:原材料(計畫成本)。
貸方:材料採購(計畫成本)。
注意:原材料在進入倉庫時按計畫成本核算定價。
生產成本在兩個科目下,有直接物料,即當期消耗的原材料,如果公司有兩級核算,月末會計會把生產線上的庫存表發給你,把工人消耗彙總在表上,我們用的資料就是工人平時消耗的, 在實際工作中,最好的企業無法記住物料消耗量,通常會計人員會用生產部門的物料減去生產線上的存貨來擠出,財務拿到消耗表,用**得到生產成本——直接物料。生產成本是原材料的消耗,而不是徵用。 有些公司規模太小,或者網上沒有庫存,沒有會計,那麼揀貨就是物料的消耗。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