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呢?

發布 歷史 2024-07-24
9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諸葛亮的北伐有很大的成功幾率,不能說不會成功。 諸葛亮其實為北伐做好了功課。 首先,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將諸葛亮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成為蜀漢政權的實際掌控者。

    諸葛亮擔心東吳的偷襲,多次派人與東吳談判,以鞏固雙方的聯盟。 東吳拿到荊州的時候,也要直接面對曹魏政權的攻擊,所以東吳也有了與蜀漢政權建立穩固聯盟的動機。 蜀漢與東吳建立聯盟,聯盟穩定,是北伐的基本要求。

    諸葛亮成為實際掌權人後,首先進行內部改革,全面規範蜀漢政權,同時休養生息,促進國力提公升。 這期間諸葛亮本人也沒閒著,為了鞏固後方,他親自率兵南下,全面評估南方的叛亂情況,七次攻陷孟舒,七次俘虜孟舒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階段。 之所以有孟樹七俘的故事,是因為諸葛亮想徹底打消後方的顧慮,用德信民,說服南方群眾,所以他認識到犧牲更大,也想換取群眾基礎。

    後來,諸葛亮對南方的策略也開始改革,沒有遵循兩漢的策略,而是允許地方少數民族採取自治的方式來加強自己的統治,這是很不錯的舉動,此後南方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叛亂。

    諸葛亮在開始準備北伐之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他的北伐戰略也非常明確,那就是阻擊龍遊,借助武都和銀平保證第一線的糧食,並充分依靠地理優勢保證整個戰線的穩定。 我個人認為這個策略還是很不錯的,諸葛亮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蜀漢政權人才不足,為建國做出貢獻的名將基本都死了,剩下的將領也用不了多少; 反觀諸葛亮的運氣確實太差了,幾場大規模的戰鬥都會造成天災人禍,這絕對不是諸葛亮不努力,而是老天爺不同意。

    有人說諸葛亮北上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提高內部凝聚力,不北伐就滅國等等,我個人認為這種觀點太荒謬了。 如果諸葛亮能夠安然入駐西蜀地區,舒寒的過日子就最好了,因為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蜀寒基本上沒有地方消耗財源,諸葛亮以身作則,效率很高,國力也大大提公升。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沒有採取北伐戰略,而是可以促進蜀漢的穩定,如何轉移矛盾,提高內部凝聚力。

    誰都知道開戰會耗費物力和人員,會造成內部矛盾,諸葛亮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是選擇北伐只有乙個目的,那就是稱霸天下。 這符合中國古代士大夫的傳統認識,統一是每個知識分子都為之奮鬥的目標,所以諸葛亮堅持北伐。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首先,劉備的遺願,他對主的忠誠使他這樣做了。

    第二,喚醒主並教育自己。

    三是自己的執念,跟著主子多年,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諸葛亮之所以堅持北伐,可能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劉備是外主,他最大的敵人是益州當地的豪強,多年的對外戰爭可以削弱他們的力量。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因為他更不願意看到舒寒坐以待斃,反正他還是要死,還不如打,所以才會堅持北伐。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孔明北伐的乙個重要考慮是試圖在北方引起新的動亂,阻礙或拖延曹魏的經濟復甦程序。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諸葛亮知道,若是再堅持下去,蜀國終敗。 只有通過不斷的北伐尋找機會,找到真正拯救蜀國的方法。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因為劉備、關羽、張飛死後,蜀國的內部矛盾非常大,諸葛亮的北伐不僅可以消除曹操的囂張氣焰,還可以緩解蜀國的內部矛盾。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因為北伐是劉備畢生的心願,劉備對諸葛亮水是恩情的,所以諸葛亮要守住北伐,哪怕不成功,他也依舊堅持。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只有堅持北伐,蜀國的北部邊界才能穩定下來,這樣才能在行軍過程中保護後方的安全。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7-24

其實,這條路在諸葛亮時代確實十分艱難。 >>>More

13個回答2024-07-24

諸葛亮對馬超的評價:

諸葛亮:“孟奇文武兼備,英姿颯爽,第一代英雄,黃鵬弟子”“忠賢之賢,蘇飛,馬之倫。 《三國論:管章、馬黃昭傳》。 >>>More

7個回答2024-07-24

北伐成敗的定量指標: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北伐的幾個結果,我們認為可以歸納為以下七個: >>>More

9個回答2024-07-24

如果諸葛亮當時沒有選擇北伐,而是休養生息,蜀國還會滅亡嗎? >>>More

18個回答2024-07-24

三國時期,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人才濟濟,無論是文人還是武將,都是才華橫溢,他們的名跡也為百姓代代相傳諸葛亮在戰國後期北伐期間,他最大的兩個敵人是司馬懿,另乙個是郭淮。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