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強調頓悟,是不是已經違背了佛教的初衷?

發布 文化 2024-07-22
22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不矛盾。 佛教說有力有實質,人的本性是鈍而有益的,因緣成熟而陌生。

    在佛教“不作惡、行善、淨心”的根基中,小乘教法和大乘教義在開合善方面是不同的,對最根本的“心的自我淨化”的理解更是不同。

    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來看,成佛、利益眾生是最根本的目標,但實現目標的路徑和便利性卻大不相同,有的許諾需要三和尚成佛,有的許諾成佛,有許諾成佛,有的許諾成佛,有的許諾成佛。其實,這些觀點並沒有錯,都是佛陀為了方便不同根性的人而設立的。

    因此,禪宗的開悟是佛陀的人生便利之一,完全符合佛教的初衷。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禪宗注重頓悟,並不違背佛教的初衷。 禪宗注重頓悟,其實是為了探索生命的真相。 “頓悟”的本質是生命的真理和本源。

    佛教的本意:不作惡。 修行一切善行,淨化心靈,就是佛法。

    兩者的本質含義是相同的。

    1.佛教的原意是四句話:不作惡,行善行,淨化自己的意志,這就是一切佛教。

    其中,一切惡不作,一切善都追求,這主要屬於世俗法; 淨化自己的最主要的是說出世俗的律法。 歸根結底,就是淨化自己,認自己為自己就是不朽,回歸本性,擺脫生死苦,獲得涅槃的快樂。 另一方面,禪宗強調頓悟,它所說的覺悟是生命的真理和起源。

    學習禪宗是我們探索生命真相的原因。

    二:禪宗和淨土宗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兩大佛教門派,學佛的人都知道,禪宗並不提倡拜佛,不是因為禪宗不尊佛,恰恰相反,禪宗是最尊佛的派別。 禪宗認為,從各個方面都有佛性,看到自然就可以成佛。

    只要能看清楚,不管是拜佛還是念經都無所謂。 禪宗一直認為,學佛是修心的過程,要想成佛,就不能執著,凡是外在的形象,包括佛經、佛像等,禪宗很少念經,拜佛。禪宗屬於實踐修行的宗派,其實是最接近佛陀的觀點的,佛陀是開悟者,他自己也是開悟者,希望更多的人能成為像他一樣的開悟者。

    三:禪宗沒有太多的經典供你閱讀,也不提倡你應該學多少。 因為禪宗知道道的簡單原則,道在世間,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可以說我們的坐、躺、走都在道中,坐、躺、走也在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是拜佛,不是誦經,不是打坐,而是真正做好人,把事情做好,把心放在位。 學佛是乙個放手的過程,禪宗的佛在心裡,而佛陀其實是未來覺悟的自我,不是佛像,也不是禿頭的形象。 佛陀在世時,他並不提倡形式主義。

    禪宗求悟,就是用實際行動來拜拜和尊敬佛陀,所以禪宗注重頓悟,這並不違背佛教的初衷,反而更好地傳承了佛陀的觀點。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頓悟是從理性中說的,也稱為啟蒙。 佛法注重實踐,惠能六祖師一聽《金剛經》就已經明白了,通過學習,包括十五年的狩獵,就是在修行和示範。 實踐是自然的,理解是表象的。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不,禪宗也是在佛教中分支出來的乙個門派,它主要集中在覺悟上,無論是頓悟還是啟蒙,都是開悟。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禪宗是佛教的源頭,是開悟和洞見佛陀之路的源頭。 只是後人沒有這個根基,所以失去了原來的機會。 另乙個是真降火之家,也就是老百姓的家。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比如採摘玉石的時候,水流種子自然不需要雕琢。 礦石材料不經過切割和思考,就無法製成工具。 它也像一棵長松樹,有100英呎的歷史,有1000年的歷史,它是有性的。

    柔軟的草,春天茂盛,秋天枯萎,這也是由性製成的。 因此,一尊佛是三乘以七人,區別是不同的。 同樣,有八萬四千種方法,禪宗就是其中之一,它致力於連線上層根源。

    禪門歷史悠久,從靈山節開始,佛陀特意指示大家爺尊者。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是的,因為我覺得佛教比較深奧,要靠自己頓悟是非常困難的。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頓悟是直接進入佛門,其他人還處於登山階段,看不到山門。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智慧是前世的因緣,開悟是今生的緣。紅塵修禪,淨化心靈,渡過紅塵。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只有當心空的時候,人才能空,心必須完全理解,只有這樣,人才會很乾淨,真正空,這才叫清淨空間。 如果你的腦子裡什麼都沒有,也就是說,你的腦子裡什麼都沒有,也沒有概念或概念讓你覺得你可以執著,那麼你就是乙個開悟的人。 如果你覺得你還有很多屬於我和他的東西,那麼你仍然沒有開悟。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啟蒙”中的“啟蒙”是“感知、深刻理解、滲透、理解”的意思;

    “禪”原指“中國佛教”。

    “禪道”的意思。 因此,“開悟”的本意是“領悟和感知禪宗的真理”;

    後來,“吳禪”被引申為:“品嚐、感知和領悟深不可測的真理”。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啟蒙有不同的階段,不需要學位。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1.戒酒和禁肉是同情心的表達; 慈悲是本性的真誠,如果沒有足夠的喜悅和慈悲,就無法保持其本性,也無法成佛。

    2.即使你懂得了各種佛教原理,但你沒有足夠的慈悲心,沒有完全的覺悟,你也會達到最高層次的小乘羅漢地位。

    3.至於頓悟,正如仁者所說,就是突破初級,看清人格; 如果你能保持這一點,你就會走上成佛的道路。 否則,必須將其反轉。

    總之,佛性是慈悲的本質,證悟至上佛道者,如虛無,萬物生無,就算心狠手辣,也不忍心踐踏,更不忍心有因的眾生肉身。當然,如果你是開悟和誠實的,喝酒和喝水沒有什麼不同。 但你說的頓悟只是乙個開始,離開悟還有108,000英里。 你怎麼能通過喝酒和吃肉來成佛?

    荒謬! 堅持佛陀留下的戒律,淨化心靈,開悟道路,才是正確的道路。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為什麼不吃肉? 因為所有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怎麼能忍心吃他們呢? 而且你沒有吃肉的德行,以後就得還錢,吃肉容易昏昏欲睡。

    為什麼不能喝酒? 因為酒精會阻礙心臟。

    當然,這都是為不善眾生準備的。 如果你有德行,你可以吃肉喝酒(什麼是德? 這是菩提心達到一定高度)。

    當你能夠真正超越和利益眾生時,你就能吃肉了。

    當葡萄酒可以變成花蜜時,它就可以喝了。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頓悟是一種突然的領悟,而不是一種方法,而開悟是一種頓悟。

    因此,將開悟分為頓悟和漸進開悟是不對的。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如果你有深奧的佛法,就不要說喝酒吃肉,結婚生子怎麼辦?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見識,不是每個人都有深奧的佛法,所以修戒、定心、智慧也是必要的。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他們誰也不能違背戒律,因為這些事情有絕對的報應,而報應只針對你,你必須接受殘酷的後果。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信佛,不信臭僧放屁。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誰說喝酒吃肉還能成佛。 我沒聽說過,還有人不發願也能修行成功。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禪宗的頓悟是自覺的自性,即萬法源於自,萬法與自性不可分割。 所謂:以清心見自然,見自然成佛。 禪宗的開悟法門,就是不設言,不假裝修行,直指人心,讓當下清晰有見地的方法。

    因此,禪宗中的開悟方法不僅不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必須與語言分離才能看到自然。 所謂言語破,心行破。 」

    什麼是自性? 也就是說,每個人在自然中都有的佛性,即法真、真心、法、法界、法性、清淨心、梨巴和佛性。 就是六祖慧能大師,在開悟的時候,說道:

    當自性是自淨的,當自性不是生而滅的,當自性是自給自足的,當自性是不可動搖的,當自性誕生時,萬條法則。

    如何看待性? 放下一切名言和思想,回歸光明,看到當下,即自然的空虛和純淨。

    阿彌陀佛!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禪道一般是指僧侶修行的道路。 它還特指冥想的道路。

    佛教是知情的"固定"一種方法是禪宗。

    宋彥宇的《滄浪詩:詩辨》:“禪道大多只在妙領,詩也只在妙領悟中。 ”

  22.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元覺經:知幻是離,不是漸行漸來。

    禪宗:凡是過去劫難的修煉,都是虛修,沒有收穫。

    《大般若經》:佛菩薩都不存在,只有佛性,但佛性不能也不能失。

    Ranga Sutra:什麼是雲法?

    都說佛法的本性如金子等,佛若生,若不生,佛住於法位,法界和法性都是常住的。

    大智慧,比如說,如果有人走在曠野上,就算進入了休息的遊戲,他也看到了通往古城的老路。

    大慧,俞如雲是什麼? 他是道和城裡所有的東西嗎?

    白燕:沒有。

    佛陀說:“我和諸佛所證明的都是真實的,常住的佛法也是如此。

    所以,有人說,言語是從成佛甚至涅槃開始的,中間不應該說一句話,也不應該說什麼。

    那時,世界尊重並說:

    一晚開悟,一晚涅槃,在兩者之間,我無話可說。

    自證佛法,假裝是秘語,我和我等來,沒有區別。

相關回答
3個回答2024-07-22

禪宗:中國佛教教派之一。

18個回答2024-07-22

不! 忍屈之法,是學佛者的六大修行之法之一,也是佛法。 >>>More

11個回答2024-07-22

不可能打斷,也不能打斷,釋迦牟尼佛的朝廷已經有一千二千多年的歷史了,而這才過了兩千五百多年,還有九千多年的歷史,怎麼可能被打斷呢? 要持續9000多年,你不用擔心,對吧,你呢? 當你遇到好知識時,你不會遇到乙個說你是個人的法庭問題,這是你自己的命運問題,也不代表整個佛教是好是壞,或繁榮,還是衰落,不能這樣說,也不能這樣定標, 而《無量壽經》裡有一句話,過去不修福智慧,就聽不到正法,這是什麼意思? >>>More

10個回答2024-07-22

不,還有道家。

4個回答2024-07-22

當時間流逝時,我們忘記了曾經毫不猶豫地愛過乙個人,忘記了他的溫柔,忘記了他為我所做的一切。 我對他沒有任何感情了,我不再愛他了。 為什麼會這樣?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