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鹽和金屬反應的型別都是置換反應。
反應條件:1、必須符合金屬活性的順序表。
2.金屬活性順序中的金屬位置越高,其活性越強。
3、氫氣前面的金屬可以代替鹽酸中的氫氣,稀硫酸。
4.按照金屬遷移率的順序,前面的金屬可以從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後面的金屬(K ca Na除外)。
5.注意鹽必須是可溶的。
反應示例:Fe + CuSO4 == FeSO4 + Cuzn+CuSO4=ZnSO4+Cu
zn + h2so4 == znso4 + h2↑mg+ 2hcl === mgcl2 + h2↑cu + hg(no3)2 === cu(no3)2 + hg
-
1.更換,排在前面的那個取代了後面的那個。
2.鐵與鐵、氧化還原、復合反應。
3.三價鐵與銅、氧化還原的反應。
-
初中:zn+cuso4=znso4+cu
fe+ag2so4=feso4+2ag
2al+3cuso4=al2(so4)3+3cu
mg+ag2so4=mgso4+2ag
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從本質上研究金屬活性的順序。
1.首先,我們必須熟悉金屬活性的階數表:各種金屬的階數。
2.其次,將使用金屬活性的順序。
金屬活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的活性依次降低
描述:前面的金屬越多,金屬活性越強,越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位於h之前的金屬可以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
鋅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而銅金屬不能與稀硫酸反應。
位於前面的金屬可以通過從後面去除金屬來從其鹽溶液中去除(注意; 這種鹽必須溶於水)(KCA Na 除外)。
例如,鐵可以代替銅Fe+CuSo4 = Cu+FeSo4 在銅鹽中; (濕法冶煉銅的原理)。
銅可以代替銀Cu+2agno3 = 2ag + Cu(No3)2 在銀鹽中;
應用:本表可判斷金屬的活性; 確定金屬是否可以被酸取代。
確定金屬和鹽溶液是否可以發生置換反應;
注:以上知識:初中生應掌握。
-
1.金屬在溶液中金屬鹽的金屬元素之前是金屬活性的順序。
2.活性金屬取代非活性金屬。
3.鹽溶液必須溶於水。
例如,Fe+CuSO=FeSO+Cu,Cu+2AGno = Cu(NO)2AG2AG,而Cu+AGCl=不反應,因為AGCl不溶於水,Fe+ZNCL =不反應,因為Zn比Fe更活潑(FE在金屬活性順序表中排在Zn之後)。
如果金屬是K、Ca、Na是很活潑的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應先考慮與水的反應,然後反應生成的鹼與鹽反應,如Na和CuSO4溶液反應:2Na+H O=2NaOh+H,2NaOh+Cuso=NaSo+Cu(OH)。
-
金屬和鹽溶液的反應導致形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並發生置換反應。
鹽與金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對於:元素金屬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置換反應)。
1.鐵和硫酸銅反應:Fe+Cuso==Cu+Feso
現象: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而銅,硫酸銅溶液為藍色,硫酸亞鐵溶液為淺綠色,生成的銅覆蓋鐵的表面,溶液逐漸由藍色變為淺綠色。
2.將鋁板放入硫酸銅溶液中:2AL+3CUSO4 AL2(SO4)3+3CU
現象:鋁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
而銅,硫酸鋁溶液的顏色是無色的,銅覆蓋在鋁的表面,溶液逐漸由藍色變為無色。
3.將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2AGno +Cu==Cu(NO) 2AG
現象:硝酸銀孔的早期溶液是無色的,硝酸銅溶液是藍色的,產生的銀白色物質覆蓋在銅的表面。 溶液逐漸從無色變為藍色。
-
1.鹽與金屬的反應:鹽與某些金屬發生反應,一般可以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
2.鹽與酸的反應:鹽與酸反應,一般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酸。
3.鹽與鹼的反應:鹽與鹼反應一般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鹼。
4.鹽與鹽的反應:兩種鹽的反應一般會產生另外兩種鹽。
-
金屬和鹽溶液之間的反應導致形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這種反應稱為置換反應。
置換反應是一種元素與化合物反應形成另一種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學反應,是化學中的四種基本反應型別之一,包括金屬與金屬鹽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 它是一種元素與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以產生另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化合物。 氧化還原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可以表示為a+bc=b+ac
或。 ab+c=ac+b,一般認為置換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但一些特殊反應,如金屬羰基化合物之間的置換,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延伸資訊:置換反應與其他三種基本反應型別有明確的界限和區別:從反應物的種類來看,置換反應的反應物必須是兩種,一種必須是元素物質,另一種必須是化合物。
根據反應環境的類別,有兩種置換反應的情況:
1.固態置換:固體與固體或固體與氣體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的置換反應。
2.液體在水溶液中的置換。
特別注意:不能使用濃硫酸、硝酸等強氧化性酸,當它們發生反應時,金屬先被氧化成相應的氧化物,氧化物溶解在酸中,然後繼續氧化、溶解,反應才能繼續。 金屬需要在氫 (h) 之前處於活性序列中。
金屬與酸的置換:金屬原子與氫離子 (H+) 在酸溶液中的反應。
-
如果能反應的話,一般是置換反應,也有特殊的,比如三氯化鐵與鐵和銅的反應,不是置換反應,但絕對是氧化還原反應。
一般來說,它是金屬活性序列的表,第一種金屬可以從其可溶性鹽中取代下面的金屬。
由於 K、Ca 和 Na 是高度金屬化並直接與水反應,因此它們不能被它們後面的金屬取代。
-
1.鹽和金屬被置換,形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
2.鹽和酸應顛倒形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酸。
3.鹽與鹼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鹼。
4.鹽與鹽反應生成另外兩種鹽,鹽分為單鹽和合鹽,單鹽分為正鹽、酸鹽和鹼性鹽,合鹽分為雙鹽和復合鹽。
-
金屬和鹽的反應包括:離子反應、置換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
1.離子反應:當金屬與鹽溶液相遇時,金屬中的離子能與鹽溶液中的離子交換,生成新的化合物。 例如,銀和氯化銀的反應可以寫成:2ag + 2cl- 2agcl。
2.置換反應:一些金屬可以取代鹽溶液中活性較強的金屬離子,形成新的化合物。 該反應也稱為元素還原性。
例如,鐵可以置換銅離子,產生鐵離子和銅金屬:Fe+Cu2+Fe2++Cu。
3.氧化還原反應:在金屬和鹽的反應中,金屬可以被氧化或還原。 氧化是指金屬失去電子,還原是指金屬獲得電子。
該反應也稱為氧化還原反應。 例如,當鋅和鹽酸反應時,鋅被氧化成鋅離子,而鹽酸中的氫離子被還原成氫:Zn + 2HCl ZnCl2 + H2.
進行金屬和鹽反應的注意事項
1.安全措施:有些金屬與鹽發生反應,可能產生氣體、熱量或其他有害物質。 進行實驗或操作時,請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PPE),如實驗服、手套、護目鏡等,以確保自身安全。
2、反應容器:選擇合適的反應容器。 一些金屬和鹽的反應會產生氣體或釋放熱量,因此有必要使用耐腐蝕的容器,並確保容器足夠堅固,以承受反應引起的壓力變化。
3.充分攪拌:確保反應物充分混合。 通過攪拌或攪拌棒等方式,使金屬和鹽完全接觸,以加快反應速度。
4.控制反應條件:金屬與鹽之間反應的速率和結果可能受到反應條件的影響,如溫度、濃度、酸度和鹼度。 根據實驗要求,選擇合適的反應條件進行反應。
5.處理產物:反應結束後,所得產物需要適當處理。 有些反應會產生有毒或有害物質,應按照相關法規妥善處理,以免對環境或健康造成影響。
-
當你說非金屬時,你是指非金屬元素物質嗎? 如果是,請在問題補充中告訴我,我現在可以。
金屬和非金屬。
合成反應 3Fe+202=Fe3O4 (條件是著火) 分解反應 無 (分解反應是指一種物質反應形成多種物質,所以兩種物質的反應不能是分解反應。 下同)。
復分解反應。
無(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無復分解反應)。
置換反應 Zn+2HCl=ZnCl2+H2(H2有向上的氣徵)非金屬和非金屬。
化學反應 2H2 + O2 = 2H2O (條件是著火) 分解反應 無。
復分解反應。
沒有置換反應。
不含酸或鹽。
化學反應 無。
分解反應 無。
復分解反應。
鹽酸+AGNO3=AGCL+HNO3 (AGCL有向下沉澱符號) 置換反應 無。
酸和非金屬。
化學反應 無。
分解反應 無。
復分解反應。
沒有置換反應。
不含酸和鹼。
化學反應 無。
分解反應 無。
復分解反應。
hcl+naoh=nacl+h2o
置換反應:無。
鹼和非金屬。
化學反應 無。
分解反應 無。
復分解反應。
沒有置換反應。
不含鹼或金屬。
化學反應 無。
分解反應 無。
復分解反應。
無 置換反應:無。
-
金屬與鹽反應有兩個條件:
活性金屬取代非活性金屬(即,金屬活性順序表中前面列出的金屬取代了後面列出的金屬);
鹽水溶液必須溶於水。
例如,Fe+CuSO=FeSO+Cu,Cu+2AGno = Cu(NO)2AG2AG,而Cu+AGCl=不反應,因為AGCl不溶於水,Fe+ZNCL =不反應,因為Zn比Fe更活潑(FE在金屬活性順序表中排在Zn之後)。
如果金屬是K、Ca、Na非常活潑的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應首先考慮,反應生成的鹼應與鹽反應,如Na和CuSO4溶液反應:2Na+H O=2NaOh+H滲透車,2NaOh+Cuso=NaSo+Cu(OH)。
根據反應物和產物的種類分為四大類:化學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
根據電子的增益和損失,可分為:氧化還原反應、非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包括:自氧化還原,以及還原劑與氧化劑的反應。
異構化:(a b):化合物是在不改變化學成分的情況下形成結構復合。
Na 可以與酸溶液(無論是濃溶液還是稀溶液)或鹼性溶液反應。 只要有水,這是乙個溶液系統,NA就可以反應。 由於 na 的金屬性質。 >>>More
取代反應物應有 oh cooh h
獎金必須有cc或碳-碳三鍵,還有co,但這種情況基本沒有經過測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