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與小學的銜接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發布 教育 2024-02-25
6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幼稚園與小學之間缺乏聯絡;

    2.幼兒教育中的小學教育,忽視了幼兒與小學之間聯絡的重要性;

    3、忽視教育綜合凝聚力,注重片面凝聚力和區域性凝聚力;

    4、家長教育觀念落後,往往強調知識,忽視家庭教育能力的培養。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幼兒園小學教育、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家長教育觀念落後。

    幼稚園教育小學:在這個階段,由於很多家長過早地要求孩子掌握知識,幼兒園為了得到家長的認可,滿足社會的需要,開始培養所謂的孩子系統性知識。 因此,由於幼兒園教育觀念的落後和偏差,一些幼兒園成為小學的情況並不少見。

    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據了解,很多幼兒園教師以大專畢業生為主,少數有本科學歷,基本沒有研究生學歷,甚至有的幼兒教師在從事幼兒教育之前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相關知識,導致缺乏基本的理論知識, 以及父母教育觀念落後: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幼兒聯結問題缺乏科學認識,直接導致其教育行為的偏差。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對年輕人和主要聯絡的困惑和建議如下:

    首先,年輕人和年輕人的困惑。

    1. 誰是青年與小學之間聯絡的教育主體?

    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家長和其他科目的參與。 作為重要因素,保證孩子科學備學和適應的關鍵不是人數多少,而是家長參與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2. 小學“零起始教學”會影響未來孩子的發展嗎?

    從零開始教學"即孩子在正式進入小學之前沒有接受過相關知識,屬於零基礎水平。 這種要求必然會引起家長的困惑,小學大棗就是“白手起家”的。"將來會影響幼兒的發展嗎?

    3、幼兒園的“去小學”與幼兒園與幼兒園的聯絡是否存在矛盾。

    “去小學”倡議**審查了3-6歲兒童的教育有小學教育傾向的現象。 對此,很多家長都產生了疑惑和擔憂,幼兒園的“去小學化”與幼小的聯絡是否存在矛盾? 孩子上小學後能跟上小學老師的步伐嗎?

    2. 關於青少年與小學之間聯絡的建議。

    1.兒童的認知能力從具體的視覺思維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

    2.兒童心理活動的有意識過渡。

    3.增強孩子的自控能力。

    3. 認識到學習環境的差異。

    4.認識到學習內容聲譽的差異。

    5.師生關係的差異。 小學教師專注於教學,不太可能像幼兒園教師那樣關心孩子的生活。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1、兒童過渡階段的現狀複雜。 我國幼兒與小學過渡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幼兒過渡階段複雜多變的現狀。 過渡階段是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正規教學的過渡過程。

    然而,我們發現,由於年齡的原因,幼兒在心理上不夠成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課堂訓練,因此他們缺乏對課堂規則的認真意識。 因為襪子的年齡比較小,孩子的自制力也比較差,注意力不夠。 同時,由於孩子此時沒有完整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還處於對世界的懵懂狀態,所以對學習不感興趣,嚴重影響了他們向正規學習過渡的程序,不利於幼兒園和小學教學凝聚力的順利發展。

    2、教師整體素質相對較低。 教師在有效銜接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所謂的啟蒙教師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我們國家在回答襯衫方面做得不好,沒有意識到幼兒教師的重要性。

    在國內很多學校,一年級的老師沒有真正接觸過幼兒園教學,或者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培訓,所以直接對剛上一年級的學生採用正規的教學方式。 這種不給學生過渡時間的教學模式,明顯使學生陷入知識錯誤、人際錯誤、行為錯誤、學習方式錯誤、社會結構錯誤等迷茫階段,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因此,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有效銜接過程的順利進行。

    3.教學管理凝聚力過程不當。 總體來說,我國學前班銜接教學管理流程不當,與我國傳統落後的教學思想密切相關。 重要的是要知道,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銜接過程不僅要考慮教學進度,還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

    然而,我國在編纂教材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在過渡階段的心理變化,整體知識難度較大,嚴重打擊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 同時,教學管理沒有考慮到幼兒園學生的學習風格,直接對學生進行正規化的教學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1 單向性。

    很多幼兒園把連線小學生和小學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工作休息時間上都積極主動地向小學學習,但小學卻無動於衷,不主動與幼兒園聯絡, 很少考慮孩子入學時的身心特點,形成單向銜接的工作。事實證明,雙向準備是解決幼兒過渡問題的有效途徑。

    2 片面性。

    架起幼兒的橋梁工作往往是片面的,強調知識準備而忽視能力訓練,只關注孩子知道多少字,能做多少算術題,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不關注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溝通能力、挫折容忍度。 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3 攻擊。

    一些小學在招收新生時,會進行所謂的摸底測試,包括識字、算術等,並以此為依據決定是否招收新生或分配班級。 對映測試的結果也成為小學教師和幼兒家長衡量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標準。 幼兒園要對大班幼兒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

    4 膚淺。

    在許多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只是表面的。 比如,在幼兒園班級,課桌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上課時間延長了,遊戲和活動的數量減少了,組織一些孩子參觀小學或邀請小學生回到幼兒園,介紹小學的生活。

    兒童的適應能力、持續有意識的注意力、主動性、熱情、自我控制等,往往被忽視。

    5.盲目前進。

    有的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提前把小學的一些學習內容教給孩子,導致孩子入學後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覺得開學的時候學習很輕鬆,出現了上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等現象, 形成不良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化、難度的增加,“儲備知識”的枯竭,以及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存在適應困難,導致學習出現“無耐力”等問題。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青年黨和青年黨面臨的問題內容如下:

    1.生活中的問題

    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父母準備的,進幼兒園後很多事情也由老師來處理。 然而,小學一年級有幾十個孩子,但只有乙個班主任,當孩子有太多需求而得不到幫助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

    有的孩子經常找不到東西,有的孩子會因為在課堂上長時間忍住而尿褲子,有的孩子會因為不能及時穿脫衣服而生病。

    2.行為習慣問題

    由於幼兒園的管理相對自由,有些孩子會缺乏規則感。 比如上課鈴響後不進教室,繼續在外面玩耍,隨意搬別人的東西,不斷打斷老師,不能獨立學習,容易影響別人。

    3.學習中的問題

    最常見的是課前準備書本和文具不到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下課後無法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是提前養成習慣:

    1.培養自我保健技能

    提前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孩子自己做事情。 比如,準備第二天上學穿的衣服、鞋襪,檢查書包裡的書本、文具是否齊全,借週末親子時間指導孩子根據溫度增減衣服,告訴孩子好好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及時解決上廁所的問題。

    2.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你可以用繪本故事讓孩子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也可以在課堂上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當小老師,讓家長扮演乙個調皮的學生,讓孩子在老師講課的時候直觀地感受到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一方面要鍛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他進入小學後更快地結交新朋友,在玩耍的過程中快速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裡的學習不是指過多的學科知識,而是指最基本的閱讀習慣、握筆姿勢、聽力能力。

    從現在開始,每天晚上花幾分鐘和孩子一起複習當天的學習內容,然後做10分鐘的控筆訓練,然後讀一本簡單的分級閱讀書,增加孩子的識字能力,讓孩子提前回家後適應學習過程。

    口語、閱讀、寫作,根據孩子的情況調整內容,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的作業就會變得更加順暢。

相關回答
13個回答2024-02-25

獨立、自我控制等能力。

9個回答2024-02-25

從小到小學的過渡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乙個轉折點,Candy 今年將進入小學。 相信有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憂心忡忡、焦慮不安,生活習慣突然改變,學業繁重。 我不認為[學習成績的好壞真的不是衡量孩子成績的唯一標準]。

5個回答2024-02-25

這應該從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中總結出來。 如果要創新,需要經過實驗才能廣泛實施。

11個回答2024-02-25

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如下:1.正確認識幼兒園和小學的主要區別。 >>>More

20個回答2024-02-25

當哈利的媽媽收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時,她和姐姐在一起,“我的爸爸和媽媽都喜出望外,只有我知道她是個怪胎。 (第1部分,當海格來到弗農家時) 所以弗農一家知道魔法,因為他們知道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的死因。 唯一知道巫術存在的麻瓜是弗農一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