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窮困潦倒,奢侈無度,他“武不計後果”,漢朝為什麼沒有滅亡在他手中?

發布 歷史 2024-03-25
15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漢武帝之所以被稱為“漢朝的秦始皇”,是因為他與秦始皇有乙個重要的共同特點,那就是既能說會道又有謀略,又窮又奢侈。

    漢武帝因天賦異稟,與秦始皇“精疲力竭,莽撞”,不斷發動戰爭,在漢武帝生命的盡頭,除了北伐匈奴外,還開闢了西域,征服了朝鮮、南平民越、 並制服了西南地區。

    由於對奢侈的極度慾望,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花了很多錢,其中乙個顯著的表現就是他們的皇陵建造得極大豪華。

    據《晉書》記載,“漢武帝登基一年,成為陵墓,天下貢品的三分之一,乙個給廟,乙個給客人,乙個給山陵”,也就是說,漢武帝用全國稅總量的三分之一作為修陵和收葬品的費用, 而皇陵是連續建造了50多年,雖然這有點誇張,但皇陵的建造耗資鉅款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知道,無論是大規模的領土擴張,還是貧富奢侈,都需要大量的財富,這足以掏空王朝的家族根基,其實在漢武帝統治後期,財政危機也不斷出現。 而乙個王朝的滅亡,往往與財政的崩潰有很大關係,那麼漢朝為什麼沒有落入漢武帝之手呢?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漢武帝繼承了鉅額的“家產”。

    漢武帝登基時,漢朝經歷了文景的統治,社會經濟極為繁榮,國家積累了大量財富。 據《史記》記載,“京師的錢是巨大的,而且是腐朽的,無法研究。 太倉的小公尺陳陳香滿是露水,積在外面,腐朽不堪,吃不下“,錢多了沒地方放,吃的多了,吃不下。

    更令人意外的是,當時因為百姓普遍富裕,如果和朋友聚會時騎著母馬,就會成為被嘲笑的物件。 馬是古代最流行的高階交通工具,相當於今天的汽車,騎母馬派對被嘲笑,就像今天的駕駛不是名車一樣,被名人嘲笑。

    其次,漢武帝善於創收,想出了各種補國的方法。

    鉅額的財政支出使國庫捉襟見肘,但漢武帝發現諸侯貴族和平民百姓還是很有錢的,於是他想出了以下創收的方法:

    1、徵收財產稅,直接向富人、商人、工匠徵收,土地、汽車、船隻都要交錢,這就是所謂的算術。 如果這些人不納稅,或者隱藏他們的財產怎麼辦? 一旦有人舉報,財產將被直接沒收,舉報人將獲得一半的財產,這叫做起訴。

    2.改革貨幣,從諸侯那裡賺錢。 漢武帝發明了一種“鹿幣”,它本身的價值很低,但漢武帝卻故意大幅增值,然後宣布以後王侯一定要用鹿幣進貢。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漢朝之所以沒有死在他手裡,是因為文景帝為他積攢了不少財富,漢朝強大,沒那麼容易滅亡。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首先,漢武帝登基時,經歷了文景的統治,社會經濟繁榮,國庫充裕,其次,漢武帝想盡各種辦法補庫,寫漢武帝雄辯有謀略, 並贏得了許多戰鬥。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他之前的皇帝是乙個愛人民的皇帝,在他繼承皇位後,他繼承了皇帝為他積累的大量金錢和人民的意志,這是他能夠長期站立的主要原因。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積極的一面是,武帝從東、西、北、南四面八方擴張了中國的領土,並在軍事上擊敗了兇猛的游牧民族匈奴,讓那個時期的各國不敢面對我們的漢帝國,那個時期的漢朝軍隊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軍隊, 想想被霍奎趕到歐洲的匈奴,十三國聯軍擋不住它的鋒芒,可見漢朝軍隊的強悍,哪怕是在東漢後期,其軍隊也沒有衰落到**,想想三國時期的那些著名將領;在商業上,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東段在武帝時期開闢,西域各國的所有權也是在那個時期首次實現的,新疆至今仍是中國的領土。 在思想上,儒家確立了中國思想文化的至高無上地位,制定了“三綱五常”等儒家規範,我國許多風俗民俗都起源於這一時期。

    消極的一面是,武帝的征服導致了大量中國人死亡。 漢武帝在位50多年(西元前140-87年),多次對匈奴進行十字軍東征,荒海,人口減半,百分之五十百人死亡,武帝早年人口5000多萬,末年只有2500萬左右。 最後百姓苦居,國亂,不就是武帝本人在最後還表演了《輪台的罪詔》嗎!

    我的看法是,武帝---立國功,是百姓的大罪!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漢武帝在史冊上的記載,大多是正面的,是贊的! 如果你想找出他的缺點,就說他是乙個魯莽的士兵!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漢武帝為了擴大領土,在位50年,清湖在44年攻打匈奴。 這期間,戰功功耗竭,西漢全部財富枯竭,以至於朝廷財政和百姓的生產都用於邊疆的軍費開支。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漢武帝一生都在打仗,尤其是與匈奴作戰。 自秦始皇以來,他一直在防禦匈奴和關外的其他游牧民族。 正是因為長城的修建,他才能夠為漢族人提供安定的生存環境。

    這是戰爭的弊端,兩代祖先在皇帝一生中積累的財富被消耗殆盡,甚至漢朝的人口都發揮得更多。 來得越來越少,也因為多年的戰爭,人們生活貧困,很多人認為戰爭就是消耗金錢,我們現在看到的,但在古代就不一樣了。

    <>成吉思汗非常富有,他參加了戰爭,這意味著他可以掠奪其他國家。 如果他在其他地方贏了,所有的錢都會歸武帝所有,但漢朝越來越窮了。 輝煌的勝利背後是另乙個故事:

    匈奴戰爭的勝利,即使沒有搶錢、礦藏不足、牛羊被俘,這對漢朝的經濟發展也沒有多大幫助,反而攻打匈奴,打了很多仗,深入敵人的領土,當漢朝滅亡時, 財政部有很長的補給線。

    此外,漢朝財政支出的最大部分是士兵參戰的賞金,在大規模戰爭中幾乎耗盡了漢朝的國庫。 眾所周知,漢武帝末年,也下達了自命自責的批評。 我們將時間線移至武帝攻打匈奴的中間。

    當時國庫已經入不敷出,前線需要糧食和軍餉,漢朝****只好想辦法籌集資金。 經過多年的戰爭,漢族農民負擔不起沉重的稅收。

    做問題的詳細講解 對於問題的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可以多跟我評論,如果有什麼不對勁,也可以多跟我互動,如果喜歡作者的話, 你也可以關注我,喜歡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因為後悔,於有為晚年對儒家思想十分欽佩,後來又因為年輕時打了很久仗,一直和匈奴打仗,所以就陷入了貧困。 想必與漢武帝有關。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擴大國家領土的需要; 與。 漢武帝是一位雄心勃勃、能力出眾的國王,他想迅速擴大國家的疆域。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主要是因為漢武帝一直在打仗,耗費國庫。 這與一直在戰鬥的漢武帝有關。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是的,漢武帝確實功大於弊,這是史學家對他的普遍評價。 漢武帝雖然魯莽,多次對匈奴發動戰爭,損失了不少國力,使國家人口減少了一半,但他也束手無策,因為在西漢初年,西漢的邊界屢屢受到匈奴的騷擾。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我認為利大於弊,因為漢武帝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漢王朝的發展,實現了各方面的大統一,擴大了領土,捍衛了國家的土地自治,保護了人民的安全。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我同意這個觀點,雖然戰爭導致全國五勞七傷,但有效抗外敵,收復西域,各國都歸朝,當時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 “歷史上魯莽的軍事力量的結局是多麼悲慘。”

    歷史上有十四位皇帝魯莽,所以有十三位復發者倒在了國上。 最典型的是秦始皇和隋煬帝。

    隋朝咸陽帝三次進攻高句麗,但三次都失敗了,耗盡了他的財力,挑起了兵變,最後失去了他的國家。

    公元612年,隋煬帝從世界各地調集了113萬多兵,集結卓郡,人數達200萬; 運送糧食和秸稈的人數翻了一番,全國農民和應徵入伍的人數超過300萬,世界動盪不安。

    右衛隊將領辛世雄率軍30.5萬人進攻平壤,隋軍被擊敗,辛世雄被殺。

    隋軍30多萬,只有2700人倖免於難。 隋煬帝第一次遠征高麗失敗了。

    後來,613年4月,隋煬帝親自指揮60萬右路軍攻打遼東城,614年2月,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攻遼戰爭,均以失敗告終。

    士兵在軍隊內部叛亂,農民起義席捲全國。

相關回答
9個回答2024-03-25

發生這種情況有兩個主要原因。 其實,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在漢武帝身上,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More

20個回答2024-03-25

漢武帝是民族英雄,如果沒有漢武帝,那麼北方的匈奴就會成為中原王朝的威脅。

16個回答2024-03-25

漢武帝肯定是後悔的,畢竟他是自己的皇后,和他戀愛多年,一定後悔過自己的突然死。

17個回答2024-03-25

第一任皇后:金武藏嬌陳嬌。

第二位皇后:灰姑娘魏子福。 (紫福——灰姑娘的水晶拖鞋一輩子都幫不上忙; 漢武帝——十年過去了,我們不再有當初的溫柔。 ) >>>More

2個回答2024-03-25

一樓的哥們太認真了。

我有話要反對。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