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的後澆膠帶是施工縫嗎?

發布 社會 2024-03-21
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後澆築帶是臨時施工縫。

    為了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建築施工中因溫度和收縮不均勻而可能發生的有害裂縫,根據設計或施工規範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體和梁的相應位置留有臨時施工縫,並將結構暫時分為幾個部分, 構件內部收縮後,施工縫的混凝土經過一定時間澆築,將結構連線成乙個整體。後澆帶的澆築時間應選擇在溫度較低時,可澆築水泥或將混凝土與水泥中的微量鋁粉混合,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以防止新舊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 導致零件薄弱。後澆帶的位置還應考慮模板的不同消耗因素和其他措施。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澆築後區分為澆築後沉降區、澆築後收縮區和澆築後溫度區,用於解決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樓間的差異沉降問題,以及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階段溫度應力的降低問題。 這種後澆帶一般具有多種變形接頭功能,設計時應考慮主要以一種功能為基礎,輔以其他功能。 施工後澆築帶是整個建築,包括地基和l:

    部分結構施工中的預留接縫(“接縫”很寬,所以叫“帶”),主體結構建成後,後澆帶的混凝土完成,這個“接縫”不存在,不僅解決了整個結構施工中高層主體樓與低層裙樓的差異沉降, 同時也達到了不設定永久變形接縫的目的。

    施工縫在施工過程中不能保證連續施工,必須按設計要求保留後澆帶。 為了消除混凝土整體結構的應力,必須保留,盡可能不要留下施工縫。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後澆注膠帶不是施工接頭。 施工縫是由於整體結構混凝土分兩次澆築,但時間間隔超過初始設定時間造成的。 例如,在普通的上部結構中,柱子和地板之間有乙個施工縫。

    後澆帶的澆築時間一般比兩側板坯的澆築時間晚1-2個月,因此後澆帶與兩側板坯之間有兩個施工縫。

    後澆注膠帶不是施工接頭。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後澆築帶按其功能可分為三種,為解決高層建築主體樓與裙樓之間的沉降差異而設定的後澆築施工帶稱為沉降後澆築帶。 為防止混凝土凝結、收縮和開裂而設定的澆築後施工帶稱為收縮後澆築帶。 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而開裂而設定的澆築後施工區稱為溫度澆築後區。

    後澆帶的種類必須根據工程型別、工程部位、現場施工情況和結構應力具體確定。

    後澆帶鋼筋的斷開或穿透在於後澆帶接頭的型別。 對於沉降後的澆築帶,最好穿透鋼筋; 對於後收縮澆注帶,最好斷開鋼筋; 如果鋼筋不開啟,鋼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縮率就會受到限制,導致拉力導致開裂,從而降低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

    至於施工,兩者之間應該沒有太大的區別,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保留一定的時間(保留時間一般保留到結構封頂,不少於40天),在此期間,前期溫差和30%以上的收縮率已經完成, 然後,比厚結構提高一級的混凝土填充密度成為連續的、整體的、非膨脹的節縫結構。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施工縫是指混凝土在澆築過程中,由於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由於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先澆築混凝土後澆築之間形成的接縫。 施工縫不是真正的“縫”,只是因為後澆混凝土超過初始凝固時間,第一次澆築的混凝土和第一次澆築的混凝土之間有乙個接縫面。

    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後因溫度和收縮不均勻而產生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的要求,在樓板(包括基礎底板)的相應位置留有臨時施工縫, 牆體和梁,並將結構暫時分成若干部分,在構件內部收縮後,經過一定時間澆築施工縫的混凝土,將結構連線成乙個整體。

    施工接頭和後澆帶的區別:

    1、後澆帶是為了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因溫度和收縮不均勻而可能發生的有害裂縫,並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的要求,在樓板(包括基礎底板)、牆體和梁的相應位置留有臨時施工縫, 結構暫時分為幾個部分。後澆帶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既能解決沉降差,又能降低收縮應力,因此在工程中應用較為廣泛。

    2.施工縫是指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由於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的混凝土先澆築後形成的縫合。 施工縫不是真正的“縫”,只是因為第一次澆築混凝土超過初始凝固時間,混凝土與後澆築混凝土之間有乙個接縫面,稱為施工縫。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施工縫和後澆帶施工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後澆帶的平面位置應結合地基及其以上結構的布置綜合考慮,並應設定在柱距的第三分割線附近,以避免上部建築中開挖板的最大受力部分。

    2.後澆帶應布置在鋼筋最簡單的部分,避免與梁位置重疊和散射,上框架結構的後澆帶可以與基礎後澆帶的平面位置錯開,但必須在同一跨度內,並且蒙皮可以消除和鋸齒形, 並應注意基底與上部結構接縫位置的一致性原則。3.

    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結構的後澆帶的間距一般可設定為30-40m,應考慮後澆帶的寬度,以利於施工作業,並根據結構結構的要求,一般寬度為700-1000mm。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首先,參考不同。

    1、施工縫:是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由於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築的混凝土,先澆築後澆築的接縫。

    2、變形節:是伸縮縫、沉降節和防震節的總稱。

    3.後澆帶:為了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建築施工中因收縮不均勻或沉降不均勻而可能發生的有害裂縫。

    二是特點不同。

    1、施工縫:施工縫不是真正的“縫”,只是因為先澆築混凝土的時間超過初始凝固時間,而混凝土之間有乙個縫合面,接縫面稱為施工縫。

    2、變形縫:建築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往往會變形,導致開裂甚至破壞。 變形節是為這種情況保留的施工節。

    3、後澆帶:為了適應環境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結構沉降不均勻等因素的影響,在梁、板(含基礎底板)、牆體等結構中預留一定寬度的混凝土帶,經過一定時間澆築。

    三是規定不同。

    1、施工縫:當混凝土需要加熱養護時,新澆築的混凝土與相鄰的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質之間的溫差不得大於15°C; 與混凝土接觸的基礎表面溫度不得低於2°C。

    2、變形縫:當同一建築物高度相差很大、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時,或建在不同的基礎土上時,為避免罩體的牆體或其他結構部位不均勻沉降和開裂,設定建築結構縫。

    3、後澆帶:應根據牆板厚度的實際情況決定,一般厚度<300mm的牆板可做成直縫; 厚度為300mm的牆板可做成階梯式接縫或上下對稱的凹槽形狀; 厚度為600mm的牆板可製成凹面或多邊形凹面。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1)應根據牆板厚度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厚度為300mm的牆板可製成階梯式接縫或上下對稱的凹槽形狀;厚度為600mm的牆板可製成凹面或多邊形凹面。

    2)鋼筋是保持原狀還是切斷梁,取決於後澆帶的種類。澆築帶的鋼筋在沉降後應穿透,伸縮澆築帶的鋼筋應斷開,梁板結構的板筋應斷開,但梁鋼筋被穿透,如果鋼筋不開啟,鋼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縮將受到很大限制, 並且會產生拉應力開裂,從而降低結構抵抗溫度應力的能力。不同段的澆築後皮帶應以鋸齒形連線。

    3)用混凝土澆築後,一般應採用非收縮混凝土進行澆築,膨脹水泥也可與膨脹劑和普通水泥混合。混凝土的強度至少與原來的澆築混凝土相同或提高一級。

    4)施工質量控制,後澆帶的連線形式必須按照施工圖設計進行,模板必須用封堵板或鋼網,接縫介面形式用凸杆安裝在板上。澆築混凝土前,應仔細清理接縫、鑿削、沖刷,並重置移位的鋼筋和凳子,並對混凝土進行振動和壓實,特別是地下室地面應仔細處理,以提高其自身的防水能力。 後澆築帶首次澆築後,應採取防護措施,頂部應蓋好,圍欄應做好保護,防止垃圾進入接縫、鋼筋汙染、踩踏和變形,給清理工作帶來困難。

    5)後澆帶兩側的梁板在未填充混凝土之前長時間處於懸臂狀態,因此在未澆築前兩側的模板支撐,較粗糙的燃燒無法去除,澆築帶一起澆築後混凝土強度達到85%以上, 澆築後對混凝土進行保護,並及時儲存觀察記錄。

相關回答
6個回答2024-03-21

後澆膠帶。 它是建築施工中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以防止它。 >>>More

12個回答2024-03-21

沉降後的澆注帶。

它是在施工期間保留的,為了抵抗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而從地基上設定後澆帶,寬度為800-1000,垂直豎向保持,地下室部分應採取防水措施,通常在40天以上或按設計要求時間,採用較高等級的混凝土澆築, 並加強維護。 >>>More

11個回答2024-03-21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範》JGJ 3-2002》 採用剛性防水方案時,同一建築物的基礎應避免設定變形縫。 沿基礎長度每隔30 40m可留乙個貫穿屋面、底板、牆板的施工後澆築縫,接縫寬度不小於800mm,應在柱距中間範圍內布置成三等份。 澆築接頭處的底板和外壁應採用額外的防水層; 混凝土應在混凝土兩側混凝土澆築後兩個月後澆築,其強度等級應提高一級,宜使用強度早、收縮補償的混凝土。 >>>More

10個回答2024-03-21

混凝土後澆膠帶兩面混凝土28天後可澆築,養護時間14天,防水混凝土兩面混凝土42天後可澆築,養護時間28天。後澆帶的澆築時間應選擇溫度較低時,水泥或水泥可與微量鋁粉混凝土混合,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 >>>More

4個回答2024-03-21

一般是按合同進行。 以下實際合同可以作為業主的參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