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大統的有利條件是什麼,漢武帝大統的措施是什麼?

發布 歷史 2024-04-05
10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文景帝留下的雄厚經濟基礎。

    2.儒家思想的完善和成熟。

    3、七國之亂的平定,基本上解除了地方諸侯對**的威脅。

    4.漢武帝本人雄辯。

    5、魏清禮、霍曲志等名將的出現。

    6、公孫紅、主父閆等著名助手。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漢代初期無所作為的基礎。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1.漢武帝統一的措施。

    1.在政治上,實施土恩法令,減少諸侯爵位,建立暗殺制度;

    2.在思想上,廢黜百家思想,尊重儒家思想;

    3、經濟上:鹽鐵壟斷,統一徵收鑄幣權。

    4、軍事上:攻克匈奴,化解邊疆隱患。

    2.推恩令實施的原因。

    實施原因。 兩種力量導致了社會混亂,一種是王公君的權力,另一種是地方地主的強大權力。

    因此,他接受了主父的建議,並實施了恩典法令。

    3.實行百家思想廢黜和對儒家思想的排他性尊重的原因。

    實施的原因首先是統治者奉行無所作為的規則,其次,百家學派的學說影響了第一條規則。 他接受了董鍾書的建議,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把儒家忠於君主、遵守禮儀的思想稱為大統政的精神支柱。

    太學在長安成立,以儒家的《詩》《書》《禮》《義》《春秋》為教材。 目的是培養統治階級所需的儒家人才。 其影響是,從那時起,儒家思想就把封建社會稱為正統。

    第四,鹽和鐵壟斷。

    其原因是私人鑄幣權沒有被完全禁止,其次,富商控制著該國重要的經濟命脈。

    鑄造權歸還,五泰銖硬幣統一鑄造; 實行鹽鐵政務壟斷; 在全國範圍內統一配送物資,穩定價格。

    鹽鐵的壟斷大大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為漢武帝諸多政策的實施奠定了經濟基礎。 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乙個鼎盛時期出現了。

    5.軍事進攻匈奴,穩定邊疆。

    武帝登基後,決心想辦法解決匈奴的外患問題。 從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開始,對匈奴的戰爭開始了。 魏慶和霍曲之等人北伐後,匈奴三次戰敗,匈奴再也無法抵抗西漢,部分匈奴開始南遷,西漢西北邊疆的威脅暫時解除,也為邊疆和平和民族交流奠定了基礎。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漢武帝大統:

    1.漢武帝為了加強對地方政府的控制,進一步削弱了王國的權力;

    2、漢武帝沒收地方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 ** 統一鑄造和發行五泰銖硬幣,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統一。

    3、漢武帝為了鞏固權力的集中,接受了董鍾書的建議,即“廢黜百家思想,只尊重儒家思想”,即把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其他思想流派被排除在外。 漢武帝大力推廣儒家教育,在長安建立了太學。 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的學府。

    4.軍事上:西元前119年,漢武帝派魏青、霍去兵攻打匈奴,取得勝利,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總之,漢武帝在位期間,西漢出現了政治、思想、文化統一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和加強。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1.政治:加強權力集中,削弱王國權力,頒布推恩詔書; 設立“中國和朝鮮”,限制首相的權力; 建立暗殺歷史,加強地方監督; 任命冷靜的官員並打擊強者。

    2.經濟:金融權力的集中。 改革貨幣體系,統一鑄造新的五泰銖硬幣; 鹽和鐵官營; 數一數魯莽; 制定均等和均等的經濟政策。

    3.軍事方面:攻打北方匈奴,鞏固邊防。 為了削弱匈奴的勢力,張騫兩次被派往西域。 對百越、西南彝族、西羌、西域等地動兵,將太平洋地區設為縣治,擴大了中原王朝的版圖。

    4.在文化方面,採納了董鍾書提出的“廢黜百派思想,尊重儒家思想”的建議,確定了儒家思想在百家學研究中的主導地位。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答:首先,漢朝在漢代祖先劉邦時代就已經實現了統一。 經過三四代皇帝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富百民,兵強馬強,財糧充足,也為漢武帝的軍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漢武帝為了掃除匈奴在北方的入侵,多次派出大軍攻堅,最終使匈奴逃得很遠,大大增加了漢朝的領土。

    此外,他還派張騫派使者出訪西域各國,開闢絲綢之路,設立西域護國。 他憑藉軟實力,將漢朝的威望帶給周邊國家,並聯合周邊小國對抗匈奴。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在政治上,推恩令得以實施,軍事上派魏清火與匈奴作戰。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主要作用是廢黜百家思想,尊重儒家思想,這應該是一種意識形態措施,主要是因為儒家思想已經成為中國2000多年的正統思想,二是在地方層面進一步推行縣製,分國,來了就可以加強。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漢武帝鞏固了政治、思想、經濟、軍事、對外關係的大統一局面,使西漢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大統一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

    (一)改革官職,組建內外朝廷,強化皇權。

    2)選拔人才大批,重視官員的任用考核;實施暗殺制度。 加強對地方官僚機構的控制。

    3)《推恩令》的頒布削弱了諸侯君王的權力,加強了權力的集中。

    (四)加強和完善封建法治,打擊強大的地主勢力,維護封建社會秩序。

    5)加強悶帶監督制度:在**設立校尉,對數百名官員和王室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在當地設立荊棘歷史,並負責監督當地**。

    二、軍人掩護肢體問題

    三次反擊匈奴,改變了漢朝在與匈奴關係中的被動地位; 進入西南地區,征服了東越南、越南,並建立了包括南海在內的九個縣。

    3. 經濟方面

    改革貨幣制度,在全國範圍內鑄造五泰銖硬幣作為法定貨幣; 鹽和鐵的生產和銷售由君主壟斷; “損失均等化”穩定了價格,並對大商人和高利貸者徵收財產稅。

    四、世界觀

    廢黜百家思想,尊重儒家思想。 漢武帝董鍾書主張大統,儒家思想成為西漢的統治思想。 漢武帝還建立了太學兩級官校和地方縣級、國校,建立了封建官校制度。

    法治也得到維護。 尊重儒家思想,維護法律是他統治的基本思想。

    5.建立年號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西元前113年漢武帝將這一年定為元定四年,並將前一年改為建元、元光、元碩、元甲,每年稱為六年。

相關回答
17個回答2024-04-05

第一任皇后:金武藏嬌陳嬌。

第二位皇后:灰姑娘魏子福。 (紫福——灰姑娘的水晶拖鞋一輩子都幫不上忙; 漢武帝——十年過去了,我們不再有當初的溫柔。 ) >>>More

6個回答2024-04-05

皇帝。 劉徹(西元前157年,西元前87年),漢族,生於長安,幼名劉禹。 >>>More

3個回答2024-04-05

司馬光說:“漢武帝窮困潦倒,奢侈無度,刑罰重,暴戟,對內大面積建宮,對外征服四面八方的蠻族,被神妖論迷惑,過分遊行,使百姓疲憊不堪,許多人被迫淪為賊。 ” >>>More

19個回答2024-04-05

漢代劉奇皇帝。

漢武帝劉徹是漢朝劉奇帝的第十子。 >>>More

6個回答2024-04-05

秦始皇在思想上用“燒書坑儒”來加強思想統治,即只留下種藥等有用書籍留在國內,其他數百個思想流派的書籍全部燒毀,暗中批評秦始皇的儒家學者被活埋在京城咸陽。 然而,漢武帝劉徹卻聽從了董仲書的建議:廢黜百派,尊重儒家思想。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