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德國的嚴厲懲罰將意味著法國將成為歐洲大陸的第一強國,這將破壞英國在歐洲的地位並損害美國的利益。 畢竟,兩國都不希望在德國之後有乙個不容易對付的對手。 因此,英美反對法國嚴懲德國的想法。
-
因為如果德國受到嚴厲的懲罰,法國的實力將迅速膨脹,英國和美國都不希望看到乙個國家站穩腳跟。
-
因為在那個時候,如果施加嚴厲的懲罰,很可能導致德國的徹底衰落。 因此,英國和美國極力反對。
-
說實話,房東,不能說沒辦法處理。 我就是堅持不下去了。
在英國最困難的歲月裡,英國女王也得到了食物配給。 只能說德國沒有抓住3個機會,導致後來戰略中心向東方轉移,讓英國人得以生存。
一有機會,敦刻爾克就撤退了,沒有急著殺,讓10多名英軍士兵徒勞地跑回英國進行自衛。 如果他們被殺,英國人基本上很難動員超過10名W正規軍,這將使非洲的未來更加美好。
第二次是英國的空戰,戰略思路不清晰,可以簡單地相信戈林的純空軍戰術可以摧毀英國人?? 最後,只有幾個W的老飛行員可以白白損失,轟炸地點經常分散,幾乎整個領土都被轟炸了。 看起來他們到處都被毆打,但結果是他們都沒有殘疾。
後來也有人說,英國人其實還差不多活了下來,當時會飛的飛行員都上去了,在不列顛之戰的最後兩周,英國人自己都在計算,如果美國人在1個月內不參戰,他們就會準備投降, 但是情報部門都是胡說八道??我得不到任何謠言,事實上,我不能再堅持英國人乙個星期了。
第三次是狼群戰術應用初期,潛艇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當時英美驅逐艦數量不足,差距大大無法滿足護航的需要,但以英美的製造能力2? 兩年足以扭轉局勢,但不可能很好地判斷並抓住有利機會與英國人簽署協議,或召集登陸行動。 我只是去開東線,投入了100多人,結果非常明顯。
英國成了通往歐洲的跳板,德國無能為力。
-
這有幾個原因。
1 德國海軍落後於英國,為登陸製造了障礙。
2 在不列顛之戰中輸給英國。 雖然當時德國空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英國,但由於英國人發明了防空雷達,空戰的主動權大大偏向了防守方,導致了空戰的失敗。
3 最重要的是,蘇聯準備在德國背後行動。 在入侵蘇聯之前,所有德國軍官都配備了英國地圖,但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戰略空間來騰出雙手入侵英國。
總的來說,德國不敢全力進攻英國,單手也無法摧毀英國,只好全力進攻蘇聯。
-
縱觀世界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英法這兩個幾乎同時崛起的國家,兩國的實力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說法國在某些時期比英國更強大。 比如拿破崙領導下的法國,一度成功橫掃歐洲,英國人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此時出現了乙個問題。
二戰期間,在希特拉的領導下,德國人橫掃了整個歐洲地區,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被德國人成功占領。 然而,雖然英國人也遭到了德國人的攻擊,但他們從未投降,即使面對德國人的轟炸,英國人也始終堅持不懈。 結果,德國打了五年,但沒有占領英國,但最終把自己投入其中。
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不明白,德國人能在不到乙個月的時間裡打敗法國,面對實力和法國差不多的英國,為什麼就拿不下來呢? 其實袁孫子宸很簡單,主要是因為德國海軍不是別人的對手。 我們知道,近代崛起的大國大多是海軍,英國海軍一度登上世界之巔。
不過,德軍的實力主要體現在陸上作戰力和先進的戰術打法上,海軍一直是他們的短板。 巧合的是,英國有一條英吉利海峽,而德國打敗英國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海軍正面打敗它,另一種是派遣自己的陸軍到英國本土。 不幸的是,這兩種選擇都不可行。
以德國海軍的實力,自然不可能正面擊敗英國人,他們更無法突破英國海軍的防禦,將地面部隊運送到英國本土。 如果德國的一流軍隊上不去,就無法充分發揮其真正的戰鬥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很難拿下英國。 因此,德國人別無選擇,只能依靠空軍轟炸他們。
這是他們能想到的唯一方法,但不幸的是,轟炸並不是消滅敵人的有效方法。 面對德軍的轟炸,人們鑽進了防空洞,卻沒有投降,德軍也沒辦法,只好繼續轟炸。 不幸的是,德國人轟炸了五年,他們沒有讓英國人投降,而是把自己帶進去了。
-
在 1940 年 5 月法國戰爭開始之前,英國有 10 個師(其中 9 個部署在法國北部),由 J 指揮戈特。 後來,由於戰局惡化,他們於5月26日和6月4日撤退到大陸,並失去了所有重型裝備(見敦刻爾克撤退)。
為了扭轉局勢,其中三個師於 6 月中旬返回法國與法國人並肩作戰,但最終寡不敵眾並撤回家園。
-
答:BBritain的政策一直是大陸力量平衡,尤其是德國和法國之間的均勢。《凡爾賽條約》將戰爭的所有責任歸咎於德國,這讓英國人對德國感到同情和內疚。
更重要的是,英國誤解了法國想要重新奪回歐洲大陸的霸權,反對為了遏制法國而過度削弱德國。
-
英國**向德國總督里賓特洛甫發出正式照會,要求德國**停止對波蘭的一切侵略行為,並立即從波蘭領土撤軍,否則英國王室**將毫不猶豫地履行其對波蘭的義務。 同日晚上10時,法國還向德國發出了措辭完全相同的照會。
隨後,為了尋求與德國談判,兩國外交部長和英國駐德國大使一再表示,這份照會不是最後通牒,而只是警告。 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只想逃避對波蘭的義務,波蘭正被納粹德國殘酷入侵。
在國家崩潰的巨大壓力下,英國於9月3日上午9時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稱如果德國在上午11點之前沒有作出令人滿意的回應,兩國將從此處於戰爭狀態。
直到9月3日中午,法國才勉強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最後通牒的最後期限是當天下午17點。
德國拒絕接受英法最後通牒,於是已經變成老虎的英法分別於9月3日上午11時和下午5時對德宣戰。 同一天,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向德國宣戰。
倫敦,英國的首都。
蘇俄成立於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後來於1922年與烏克蘭等國合併成立蘇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9年召開了巴黎和會,1919年5月4日,54運動爆發,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建立了魏瑪共和國。 >>>More
不,冷戰是直接軍事對抗以外的一切手段的對抗,包括軍事威脅、政治對抗、經濟封鎖、意識形態相互滲透等等。 美蘇之間最激烈的軍事衝突是古巴飛彈危機,當時兩國處於戰爭的邊緣,幾乎處於使用核武器的邊緣,但最終考慮到核戰爭的嚴重後果,他們仍然相互妥協。 冷戰期間,有韓戰、越南戰爭、中東戰爭等區域性熱戰,但並不是美蘇兩大強國之間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