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哲學理性的理解是對還是錯? 為什麼?

發布 文化 2024-03-29
2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當然,會有,而且理性很容易在沒有任何感官經驗的情況下做出錯誤的判斷。 例如,當人類不了解地球和宇宙的本質時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當然,對不同的世界觀有不同的認識,持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理解是正確的。 其他的都不是。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真理是人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真理是跨越時空的不同主觀世界,在一定時空內對同一客觀世界的同一認識,當客觀條件得到滿足時,它必然地反覆出現。 實踐的過程是將主觀世界與一定時空的客觀世界聯絡起來的過程。

    真理,即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真正的真理。 真理也可以分為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即絕對真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廣義真理; 相對真理是在一定條件下建立起來的,有侷限性是好的,也是不合理的。 真理是現實中最一致、最永恆、最正確的真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介紹:

    所謂“真理的絕對性”,最初來自黑格爾。

    由“絕對精神”呈現。

    當然,概念並不是用來說精神具有相對的和絕對的這種輕浮的命題,整個世界是絕對精神本身辯證發展的產物。 這種美妙之處不是某些人能理解的。 “絕對友誼山靈”後來被 encha file Gus.

    拿了,成了馬哲。

    “絕對真理”的過程恰好從黑格爾那裡顛倒過來,成為從物質到精神的發展。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不,因為真理是客觀的,“正確的認識”是指人們的主觀認識,即使行動是正確的。 理解的虛擬觀的主要檔案並不直接穿透客觀本質,而只是在客觀現象中描述和理解它。 也就是說,主動認知的正確性至多是無限接近客觀真理,而不是“是”。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如何正確解釋,主觀認知和客觀認知與認知物件是一致的,即思維和存在是一致的。

    正確的認識才是真理。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存在主義。 理性的反面。

    理性的對立面不是感性,而是非理性,那麼存在理性就是我們常說的理性嗎?

    再次,非理性這個詞。 什麼是非理性? 難道說是我們平常的非理性信念和一些不被社會接受的行為嗎? 您能從不同層面給我們舉例嗎?

    理性和感性都是後天人為的用意,你做一件事,有的人可以說你這樣做是感性的,也有人說你做理性,站的角度不同,相對的觀點肯定會不同,如果你真的想劃分,我覺得感性就是能夠跟著你心裡最直接的想法走, 不管其他外在因素如何阻礙,無論想法多麼不切實際,都要去做,這在大多數人心中往往是乙個很荒謬的想法 理性的話,就是堅持從現實出發,從實踐的經驗出發,去巴拉巴拉。

    至於為什麼要理性,大概就要看你想法的可行性了,畢竟乙個無法實現的夢想(強調由於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是完全無法實現的),是不可行的,只能永遠是乙個夢想。

    理性是指處於正常心態的人,為了獲得預期的結果,以自信和勇氣冷靜地面對當前形勢,並迅速全面地了解現實,分析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進而判斷最佳方案並有效實施的能力。 理性是建立在現有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理性的邏輯演繹得出一定的結果。 否則,它是反理性的。

    理性的本質是否定和懷疑。 非理性的,受啟發的; 它還指各種反對理性哲學的非理性思潮,如感傷主義、意志主義、生活哲學、無意識、直覺主義和神秘主義。

    虛無主義,相對主義。

    等。 對“理性”的刻畫也是對“非理性”的刻畫,對“非理性”的認同也是對“理性”的分界。 就我非常有限的理解而言,哲學史上比較常見的描述之一是“人是一種理性的動物,人類的理性可以將他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理性首先轉化為人的謂詞:人是理性的。 這種說法的基礎是,整個人類生活的某些方面與動物不同。

    這也使我們對理性的理解和認識與對整個人類生活某些方面的理解基本上是平行的。 我們對生命的特定維度了解得越多,我們對理性的理解就越深。 此外,以理性為中心詞的哲學理論總是訴諸於對人類生活某些方面的全面理解,並且就其本質而言,它們也會對正在進行類似嘗試的其他哲學理論產生好感。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哲學家在談論理性和非理性時,指的是乙個人思想中的事物,而非理性的詞語意味著他不能準確地或按照自己的意願發生。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哲學理性是指思維的嚴謹科學性,哲學上的非理性是指理性被扭曲後的非理性行為。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科學的,我們認為只知道本質內容是理性的,非本質內容是非理性的。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當哲學家談論理性和非理性時,他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思維,即用文科的思維來思考非理性。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哲學家們談到理性和非理性,指的是在正常的頭腦中做正確的事情,在自己的不正常的頭腦中做事。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哲學家們所說的理性和非理性就是他們所說的真理和非現實的意思。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哲學家所說的理性和非理性通常是他們的基本原則。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哲學家所說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什麼意思? 這應該是自己的一種思維能力。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一致性:真理是符合客觀事實的命題,任何命題是否是真理都與它與其他命題的關係無關,一致性理論通常被指責存在純粹的客觀事實,這些事實根本不在意識之外,可以作為真理的標準, 所謂事實,是強話語的符合;

    連貫理論:真理是乙個命題系統,可以證明沒有自相矛盾,任何命題是否為真取決於它與其他命題的關係。 符合這一定義的命題體系並不是唯一的命題體系,因此連貫理論經常被指責為真正的巨集觀理性的無論和相對主義;

    冗餘理論:段落 A 的語義為 true 和斷言 A,以及 A 的斷言和 A 的斷言是完全相同的,所以 true 或 false 是多餘的。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在西方哲學史上,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情況。 至於現代哲學,我可以引用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中的乙個短篇故事來解釋。

    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據說是伯特蘭·羅素)曾經做過一次關於天文學的演講。

    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圍繞太陽運動,以及太陽如何圍繞我們稱之為星系的巨大恆星執行。

    小組的中心轉動。 演講結束時,坐在房間後面的一位矮個子老婦人站起來說:“你說了。

    這都是無稽之談。 世界其實是乙隻大背上的一塊平板。 “這位科學家非常。

    他帶著有教養的笑容回答說:“那麼這只站在什麼地方呢? “你很聰明,年輕人,確實很聰明,”老婦人說,“可是這是一群,總是背著馬鞍! ”

    大多數人認為把我們的宇宙想象成一座無限的塔是荒謬的,但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呢?

    它從哪裡來,將去哪裡? 宇宙有開端嗎? 如果有的話,在開始之前發生了什麼? 時間。

    房間的本質是什麼? 它會有盡頭嗎? 物理學中的一些最新突破已經產生了乙個美妙的新部分。

    總有一天,這些答案將像我們認為地球繞太陽運動一樣明顯——當然就像塔一樣。

    這太荒謬了。 無論哪種方式,只有時間會證明一切。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

    哲學中不同的思想流派對真理有不同的定義,在當今世界,我個人對真理的偏好是相對的。

    如果它是絕對的永恆,為什麼它被實踐一再打破?

    如果有相對的變化,那麼它仍然是事實嗎?

    我認為在這裡你需要清楚什麼是真理。 它是普遍適用的,還是幾千年來和平的一角?

    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主觀要有主觀真理,客觀也要有客觀真理。 如果你必須選擇其中之一,那不應該是事實。

    如果所謂的真理不能被質疑,那麼它也就成為一種宗教信仰。

    真理和信仰是孿生兄弟,但乙個是真實的,另乙個不是。

    如果所謂的真理可以被質疑,那麼它就不能被相信和遵循。

    如果世界知道並確定上帝不存在或上帝已經死了,那麼信仰和法律就不可能傳播和遵循嗎?

    如果真理不能統一,那麼追求真理的意義何在?

    意義在於,我們都想尋求終極知識,我們都想改變只能是相對的真理的命運,我們都想發現宇宙的恆定性,我們都想像道家所說的那樣談論天地。

    如果真理必須統一,那麼科學探究的意義何在?

    相反,這是我發現的最難的問題,因為我從未想過科學探究的意義。 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探究的意義和思想探究的意義是否都指向恆義(我個人堅持用“道”代替,當然,你可以反駁我不是科學哲學家。 );

    2.科學探究是否是人類在不能恆定真理是否真實時產生的橫向檢驗,例如,如鄧先生所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科學探究的終極是否能夠創造真理,這種創造是否是科學探究的終極意義。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真理只是人類主觀上認為是真實的,但不一定是真實的。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之前,上帝創造了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是事實,但後來它變成了乙個謬誤。 真理不一定是真理,我們應該敢於質疑一切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

    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兩個方面的辯證統一。 絕對性是指它的客觀性、正確性; 相對論是指它的發展,隨著人們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擴充套件和深化。 如果你只看到絕對,你的思維就會僵化; 如果我們只看到相對論,我們就會陷入相對主義的詭辯,這將從根本上否認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形式是認知,所以它是主觀的; 真理的內容是知識的物件,所以它是客觀的。 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主體與客觀的統一。

    真理是可以被質疑的,這是真理發展的唯一途徑,是人類不斷尋找真理的過程。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我把你的問題分成了8個問題!

    在我看來,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堅信的是,在這個世界上,不變的是“變化”! 這是我的意見:

    1.我相信真理是相對的,即暫時的,沒有永恆的真理!

    2 毋庸置疑。

    3. 真理也是可以改變的! 事物在變化,真理也在變化; 要實事求是,不能堅持把那個時代的真相當成這個時代的真相,因為會犯錯! 就好像改革前後國家的政策不一樣!

    4.真理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人類意識的變化而改變!

    5、6、中國允許宗教信仰存在; 挑戰真理是遵循真理的唯一途徑,不是嗎?

    7.真理是多變的、非永恆的,追求或科學的探索就是找到符合當下的真理!

    8 不用說了!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我個人認為,真理,在“真理”一詞的表達中,我們已經要求“真理”必須是絕對的。 它被打破了,因為你曾經認為的不是真相。

    真理是主觀的和客觀的。

    追求真理的過程的意義在於,真理(絕對)是由許多相對的“真理”(或者不能說是真理,而只是標題)組成的,我們必須通過相對真理的步驟走向絕對真理。 因此,科學探究的重點是發現相對的真理。

    所以,總的來說,我們一直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絕對)。 它是一種信念,因為我們確信它的存在。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僅理論。 理論只承認理性認知的可靠性,否認感性認知的根本作用。

    有兩種型別的理論:唯心主義理論和唯物主義理論。

    前者如柏拉圖的唯物主義理論,從根本上否定了客觀物質世界是認識的物件,認為知識等於記憶,知識只不過是靈魂中已經存在的觀念。

    後者與斯賓諾莎的唯物主義理論一樣,承認規律是客觀的,但認為只有理性才能掌握它們,感官經驗是不可靠的。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3-29

持不同哲學觀點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5個回答2024-03-29

西方哲學的重要觀點

1.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More

11個回答2024-03-29

1、玉石不切,不能製作; 如果木頭不雕刻,它就不會變成木頭; 人們不學習,他們不知道理性。 >>>More

12個回答2024-03-29

理性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向明確,有充分的思考基礎,能夠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事物或問題的思維。 簡單地說,理性思維是一種基於證據和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 理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階形式,是人們掌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積極活動。 >>>More

32個回答2024-03-29

自我只能是自我證明的,我想,所以我是

唯心主義在邏輯上也是正確的。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