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之戰時,白起圍攻趙軍兩個月,趙王諸國為什麼不派兵援救?

發布 歷史 2024-03-25
21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這是因為當時的戰局非常緊張,而當時的秦軍實力非常強大,而當時的趙國也非常無力,而且離戰場很遠,所以沒有援兵。

  2.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因為當時趙王和諸國離戰場比較遠,沒有多餘的人力物力來營救被困的趙軍。

  3.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因為趙王平庸,本以為可以高枕無憂,所以安圖自得其樂,諸侯國都高高在上,所以沒有救藥。

  4.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當時,即使出兵,也沒有辦法救援,兵力差距太大,最後圍攻魏國,逼退,救了趙兵。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因為四十萬趙軍主力已經在昌平,沒有辦法前來救援,秦軍被水包圍,趙國救不了。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昌平之戰帶來了不小的損失,人員慘不忍睹,他此時需要休養生息,所以他不願意率兵攻打趙國。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這是因為昌平戰爭結束後,社會變化特別大,損失非常慘重,所以他不願意率兵攻打趙國,成功的機會也很低。

  8.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因為當時的秦軍也非常重,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攻打趙國,會給其部隊帶來很大的傷害。

  9.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因為其他國家不會從伸出援手中獲益,所以昌平之戰是兩國之間的戰爭,除非結盟,否則其他國家沒有資格插手。

  10.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當時趙國和秦國都是強國,別國都希望雙方都輸了,怎麼可能給趙國伸出援手。 然而,最終,當趙即將被毀滅時,其他國家仍然幫助了趙。

  11.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因為其他國家不敢涉水,所以特別怕給自己惹麻煩,畢竟是小國。

  12. 匿名使用者2024-01-27

    西元前260年4月,趙國外交戰略的失敗導致沒有外國援軍,當時秦軍派兵攻占上黨,並趁勢進攻昌平的趙軍。 趙小城王派連破率趙軍迎戰,連破開始進攻秦軍。 面對強大的秦軍,連破根本佔不到便宜,六月王帝率秦軍攻打趙軍,連破失去了狼、爾章兩座重要城市。

    到七月,趙軍在丹河以西的城牆全部失守,連破修的第一道防線也失守。 連破率領趙軍在丹河以東築起了屏障,兩軍僵持不下。

  13. 匿名使用者2024-01-26

    因為其他國家沒有人力前來救援,自己的情況很難說。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25

    因為其他國家不想插手過去,如果他們把自己捲入其中怎麼辦? 而且他們對趙括也沒什麼好感。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24

    可能是他們不想做一些他們後悔的事情,所以他們不必管理它。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3

    這是由於諸侯國之間頻繁的兼併戰爭,秦國的實力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2

    主要原因是國與國之間的情況非常複雜,存在利益糾葛。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1

    <> “昌平之戰後,如果白起率軍攻打趙國,會成功嗎?”

    趙國損失了大量的士兵和將領,士氣低落,軍隊疲憊不堪。 這個時候,趙氏可能只能依靠一些殘餘的兵力來抵抗。 雖然確切的數字難以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趙國的抵抗力已經大大減弱。

    作為秦國的名將,白奇有著巨大的軍事成就和傑出的軍事才能。 他在昌平戰役中表現出了出色的指揮能力和戰術素養。 如果白起在昌平之戰後直接攻打趙國,他勝算應該比較大。

    首先,秦國雖然極為沉重,但還是有相當的戰鬥力可用的。 雖然無法確定確切的數字,但秦軍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再加上白奇的指揮能力,他能夠有效地調動和利用秦軍的力量,對趙國發動有效的進攻。

    其次,趙的抵抗力大大減弱。 在昌平之戰後的九年中,趙國沒有收復軍隊,國家仍然空無一人。 在這種情況下,趙氏很難組織一支強大的抗軍。 面對白琦的攻擊,趙果恐怕難以抵擋。

    一般來說,如果白起在昌平之戰後直接攻打趙國,他獲勝的幾率應該比較大。 然而,在實際歷史中,白起並沒有直接攻打趙國,而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最終導致了秦軍的失敗。 歷史的發展有許多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如果當時的情況發生變化,白起是否能夠贏得與趙的戰鬥,是不可能確定的。

    因此,每個戰爭時代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條件,軍事行動充滿了變數。 雖然秦昭王第一次攻打趙國取得了勝利,但第二次進攻卻失敗了。 這是由於趙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和外交手段,在一年的時間裡與其他國家建立了互利關係,形成了對秦軍的援助。

    此外,白啟坑斬殺趙國四十萬大軍後,各界諸侯都不敢貿然干預,懼怕白啟的威望。 最後,如果秦軍迅速進攻邯鄲,應該能夠趁著趙國的震動取得更大的勝利。 不過,秦昭王決定撤軍求和,這是出於秦軍的認真考慮和休養生息的需要。

    歷史告訴我們,戰爭總是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 就像曹操和秦昭王一樣,他們失去了戰鬥的機會,最終影響了他們統一世界的程序。 因此,在軍事行動中,要綜合考慮戰爭的方方面面,做出合理的決策,才能取得勝利,否則,他將在秦統一世界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 匿名使用者2024-01-20

    他在後方沒有足夠的駐軍,在戰鬥或戰爭中都採用全力進攻的戰術,所以他選擇事後堅守陣地。 當時趙括和四十萬人都被圍困住了,訊息根本傳不出去,史料記載說,秦王不惜一切代價派出了許多救援人員。

  20. 匿名使用者2024-01-19

    當時四十萬大軍全部被圍困,訊息根本傳不出去,趙軍派人支援,但被圍困的情況太嚴重,一共兩個月沒有兵力可徵。

  21. 匿名使用者2024-01-18

    當時,趙國已經受到嚴重打擊,損失了大量軍隊。 他們已經太忙了,無法照顧自己。

相關回答
14個回答2024-03-25

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昌平之戰無論如何都更有可能獲勝,連婆採取了防禦政策,這在秦國強趙國弱的時候確實是乙個好辦法,但這不是乙個長久之計; 自從商朝改法後,秦國賞耕種和打仗,無論是兵質、糧草儲備都遠超趙國。 在這場戰爭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戰爭結束後,趙光是被殺的士兵就達到了四十萬,這四十萬人每天的消耗量可不小。 連婆堅持防禦政策一年多了,趙氏可以說是勒緊褲腰帶活下去了,趙氏不如秦國,而且其地理位置本身就不富糧,很有可能在防禦戰中先把趙氏吃死。 >>>More

6個回答2024-03-25

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都是大國,秦國通過商朝改革變得非常強大,趙國通過趙武陵王胡伏騎兵和射箭變得非常強大,兩國最終都能稱霸世界。 趙秦兩軍在昌平之戰中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以全國之力支援戰爭,趙王陷入分裂計畫,用趙括取代連婆,結果趙軍敗下,秦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如果李牧在昌平戰役中取代連破出任統帥,趙國會贏嗎? >>>More

30個回答2024-03-25

<>秦軍損失30萬人的說法有些誇張。

趙軍總兵力45萬,在昌平戰役中陣亡40萬人。 >>>More

3個回答2024-03-25

因為當時的趙國軍中了別人的反陰謀,所以對連婆不是很信任,所以他就利用了趙括。 趙括雖然在軍事上很有天賦,但是卻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昌平之戰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趙國軍取代了連破。

22個回答2024-03-25

白琦不怕連婆,但白琦不適合這種對抗戰,而且白琦還有其他的仗要打,所以秦王沒有派白琦去打連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