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大師圓寂時,靜坐到底是什麼意思

發布 文化 2024-07-29
17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坐姿之一。 也就是說,雙叉,右叉在左腿上,左叉在右腿上的坐姿。 在所有的禪修方法中,這種坐法是最穩定的,不容易累。

    又稱交出乙隻腳為半跪坐、半跪坐; 兩條腿都是坐在膝蓋上,大坐,蓮花坐,這是圓滿坐的樣子,諸佛都是照著這個坐的,所以也叫坐坐佛。

    這就是佛法老師死後的樣子。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許緒法師(1875-1963)中年出家,師從近代天台宗高階僧帝仙法師,為佛教教育的建立和佛教寺院的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25年,狄仙老和尚將天台宗第四十四代傳給徐旭,徐旭大師成為天台宗第四十四代。

    中文名倓見法師。

    別名。 王福婷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出生日期。 1875年。

    死亡日期。 1963年。

    信仰。 佛教代表作。

    《金剛經講義》、《心經易書》等。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徐旭大師的原籍地和出生地是河北省寧河市,現在屬於天津地區。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在佛教中,“死亡”指的是一種心境,意思是涅槃,而不是死亡。 涅槃是梵語,發音是波利涅槃,舊雲涅槃,現在順古一雲涅槃。

    它又稱泥,或雲尼帕納,省略的音,或楚夏不同。 舊譯為滅絕,或雲寂靜、無為、解脫、幸福、不生不滅等,雖然名稱不同,但意思相同。 今天,對滅絕和滅絕的兩種含義進行了解釋:

    滅,即“熄滅”除煩惱,“度”除生死的意思。 寂靜,寂靜是理性的“寂靜”,熄滅意味著苦難的“熄滅”。 也可以說,當達到“寂靜”的身體時,自然的痛苦就被“熄滅”了當煩惱被消除時,寂靜的本質自然而然地得到了。

    關於“雲”的智慧:涅槃被召喚出來,盤子被稱為樂趣,這意味著所有的快樂都是永遠生死的,也可以翻譯為樂趣。 按照新譯本,玄奘大師將其翻譯為“圓死”,這個意思比較完美,因為寂靜、消亡、解脫等的翻譯,只是關於道德的一面,而詞語是關於撲滅生死煩惱的。

    死亡是兩種美德的智慧。 這樣解釋:擁有一切功德的智慧稱為“圓”;從一切苦難中解脫出來,生與死被稱為“寂靜”。

    簡單地說:就是美德是“圓的”,苦難是“寂寞的”。 詳細地:

    也就是說,加持與智慧兩嚴達到圓滿(圓),三無無,兩種生死完全解脫(寂靜),再也不會被生死之煩惱所困擾,回歸“圓”與“寂靜”的本心, 獲得純善和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槃的境界——死亡的境界。 將聖約圈出,進入話語的好的一面(成就一切功德); 寂靜的話語,以消除邪惡(打破混亂,消除痛苦)。

    據此看來,寂靜的迴圈似乎是大乘無為的涅槃,而寂靜和滅亡是小乘涅槃。 換句話說,死亡的圓圈也指「清澈和寂寞的真心」。 因為是真心,擁有一切功德(圓圈),永遠無憂無慮(寂靜)。

    成佛就是這種誠意的證明,所以涅槃不是諸佛的專屬產物,只是普通人總是被自己的夢想蒙蔽了雙眼,所以無法實現。 所謂迷惑,就是把夢顛倒過來,開悟就是涅槃。 如果我們能熄滅乙個夢,我們就會證明乙個真正的開悟點(就像一面鏡子,它通向乙個塵埃點,即乙個光點),甚至完全熄滅它。

    此時,一切功德都會回歸“圓”,滿滿,一切煩惱、生死終究是空虛、“寂靜”,這就是達到終極大乘涅槃的境界。

  5.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什麼是死亡?

    “圓”是功德的圓滿,“寂靜”是清淨的、熄滅的。 只要三種煩惱,即觀心的煩惱、法的煩惱、無明的煩惱,徹底熄滅,自性三德在自然顯現之前,就暗藏在法、般若、解脫中,這就是功德; 熄滅妄想,分別執著於三種煩惱,稱為“功”,即功夫。 當這三種煩惱消失時,你得到的是法、般若和解脫,這是圓滿的功德,這就是所謂的死亡。

    如今,許多人誤用“死亡”一詞,當乙個僧侶去世時,他稱之為“死亡”。 如果我們認為,死了又死了,就圓寂了,進入了大涅槃,那麼我們就不需要修行了,就進入了大涅槃,但這個意思是錯誤的。 那些進入大涅槃的人不一定是死的,而是活著的。

    唐朝慧能大師,若是他沒有進入大涅槃,五祖就不會將佛法傳給他。 大涅槃在中國俗稱“得道”,意思是修正果,得道。

    所以,僧人死了,不說死了,都說死了,就是說他們像佛菩薩一樣的涅槃。 涅槃,是梵語。 完全說,它是摩訶般若涅槃。

    翻譯成中文,就是大滅絕。 熄滅就是熄滅生與死。 度,是眾生的度數。

    諸佛菩薩在各行各業花費眾生,當有緣到佛菩薩顯現的盡頭時,自然不會出現,而這個時候,大家都說佛菩薩有涅槃,就是這個意思。 涅槃這個詞也可以作為不朽的解釋,所以涅槃這個詞就是不朽和不朽,即從生死中解脫出來。 還有一種解釋是,涅槃翻譯成中文就是死亡。

    佛教術語。 梵文釋義; 它被音譯為“涅槃”或“涅槃”。 據說一切美德都圓滿了,一切邪惡都熄滅了,這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的。

    因此,僧侶和尼姑的死亡被稱為死亡。

  6.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擁有一切功德是圓的,遠離一切煩惱是寂靜。 德是圓的,苦是寂寞的。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袁姬是佛教成員,已去世。 這叫做死亡。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死亡是parinirvna的梵文釋義,音譯為涅槃,舊意是滅絕,進入滅絕,一切美德的圓滿,一切邪惡的滅亡; 就是放棄漏不淨境界,進入涅槃境界不漏; 也指生與死的苦難,無一無是處,無所遁形。 說白了,就是乙個修士得了道,駕著鶴西去,離世而去。 然而,由於他們無量的功德,這些僧侶往往以非常完整和平靜的方式圓寂。

    僅僅從單詞列表中解釋它的含義並不能完全解釋死亡。 深入研究會發現,佛教對“圓圈”情有獨鍾,這是對現實之美的變相肯定之一。 佛教認為圓是完美的,完美的,是現實中最美麗的人物; 涅槃是圓滿的,所以叫“圓寂”; 圓度沒有障礙的,則稱為“元志”; 法圈是活生生的,生動的,所以被稱為“法圈”。

    如果說“清淨”是佛陀中經常出現的道德術語,那麼“圓”就是佛教典籍中經常出現的美學術語。 佛教中對死亡的具體意識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這種形式的圓的最大特點是它是完整的、無處不在的、完美無瑕的。

    在佛教眼中,佛教的真理也是完滿的、無孔不入的、無瑕疵的,所以“圓圈”就成了佛教真理最好的象徵和形容詞。 從這個意義上說,“圓”意味著“完美”。 佛教需要“理性的圈子”。

    佛教的原則,就物件而言,是“涅槃”和“寂靜”。 佛經稱“寂靜”為“圓寂”。 回到美學來解釋離去的意義,其實佛教認為,真正的美是無法感覺到的美,而這種真美的物件是涅槃。

    涅槃既是空的,又是“不存在的”,存在於真實的事物中,“不存在”,但“不存在和不存在”,以及“不存在和不存在”。死亡是涅槃,涅槃有重生的意義,所以這個過程就是從無到有,從存在到無,完成乙個迴圈,這不就是乙個迴圈嗎?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活著的時候,你沒有智慧,沒有好運,但當你死了,你有智慧的好運嗎? 這是乙個誤會,乙個很大的誤會。 因此,“死亡”是在你活著的時候獲得的,而不是在你死後達到的。

    它一死就結束了,為什麼? 智慧沒了,好運也沒了。 你必須活著才能達到它,當你死去時,你可以稱之為“死亡”和“進入涅槃”。

    這是佛教中的乙個特殊術語,應該解釋清楚,不應該有誤解。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大和尚圓寂的尊稱,是對他生前修行的肯定,特指生命的終結,非自然死亡一般不叫死亡,有特殊原因,台灣盛炎法師雖然病死,但在佛教界卻有很大的影響力, 並對世界做出了貢獻,並修行了,也稱為死亡。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這通常被稱為打結的坐姿。 但當你去世的時候,不一定是這樣的,當你達到生死自由的境界時,你可以以任何方式死去,放棄你的肉身。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因為對僧侶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還有一種說法是和尚坐著,所謂坐著就是佛教徒坐直,安詳地死去。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不一定是盤坐,這種盤坐叫跪坐。

    僧人圓寂時,也有吉祥的躺下。 因此,跪坐不是僧侶圓寂的方法。

  14.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許多僧侶勤奮修行,修行智慧,以便死後可以安心。

  15.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乙個訓練有素的僧侶在以冥想的姿勢坐直時平靜地死去。 它通常是指在寺院修行的高階僧侶。

    死本來是要圓滿一切功德,消滅一切煩惱,但現在一般用來指大和尚的死亡。 坐著是乙個有教養的人,以冥想的姿勢坐直,平靜地死去。 它通常是指在寺院修行的高階僧侶。

    死亡和坐都是佛教術語,兩者在術語上不同,含義相同,都是指死亡。 兩種用法的區別在於,坐姿側重於坐直和垂死的臨終姿勢,而圓形死亡的姿勢是不確定的,要麼坐著,要麼躺著,要麼站著。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這個我們經常摺起來,蓮花是菩薩佛的坐盤,蓮花在佛教中表達清淨的意思,一般都有回應,心願成真。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28

    蓮花(學名nelumbonucifera)的意思是純淨無汙漬、鮮豔自在,因為蓮花不沾泥,而這種美德和特點,佛陀喜歡用蓮花作為比喻。

    眾生轉世六界,沉溺於五欲(梵文panca kamah)和六塵(梵文sad visayah),不知成道,越陷越深。 慈悲的佛陀告訴我們,欲樂的五欲六塵不能觸碰,也不能沾染,我們應該認識到五欲六塵是空虛虛的,如幻覺,我們必須從五欲六塵中解脫出來才能解脫, 而學法的人,要效法不沾泥的蓮花精神。

    蓮花在佛教中經常被佛菩薩用作比喻,代表寧靜、無汙、光明、自由和解脫的意思。 對於其他花來說,佛更不可能,佛坐在蓮花上很莊嚴,純潔舒適,極為安詳; 如果佛陀坐在茉莉花上,那豈不是很奇怪嗎? 不但不莊嚴,而且佛陀此刻似乎沒有氣質,低人一等,不是嗎?

    例如,本法師的《佛教問答》一書)。

相關回答
29個回答2024-07-29

因為像海燈師傅這樣的師傅,自然希望他臨別後能安靜下來,所以不想舉行任何追悼會。 畢竟四大和尚都是空的,這些禮節也就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