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分解反應可分為以下五種型別,實質上除了對產物的要求外,復分解反應的發生對反應物也有一定的要求,即當反應物中沒有酸時,反應物應溶於水,總結比較如下:
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酸+鹼鹽+水。
酸+鹽 新酸+新鹽。
鹼+鹽 新鹼+新鹽(反應物應溶於水)。
鹽+鹽 新鹽+新鹽(反應物應溶於水)。
復分解反應可發生的三種條件(即產物中的沉澱或氣體或水)長期以來一直有效地指導著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 實踐表明,由於溫差或濃度,物質或復鹽可以在反應中沉澱,也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
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的成就。 這三位科學家是法國石油研究所的伊夫。 麻省理工學院的羅伯特·肖萬。
加利福尼亞州加州理工學院的 Grubb 和 Richard。 施洛克。 他們發現了肖萬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交換舞伴”機制,即:
烯烴的復分解反應是烯烴中的碳-碳雙鍵在金屬卡賓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交換、復合形成新分子的過程。
1) 鹼性氧化物酸鹽 H2O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zno+2hno3==zn(no3)3+h2o
2) 鹼酸鹽 H2O
cu(oh)2+2hcl==cucl2+2h2o;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3)酸鹽、新鹽、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
發生條件
基本條件: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可以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並結合形成難以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或弱電解質)。
1.鹼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強(如HCl,H2SO4,HNO3等),可發生反應。
2.酸+鹼(中和反應):當酸和鹼較弱時,不發生反應。
3、酸+鹽:強酸到弱酸; 離子交換後有沉澱; 強酸與碳酸鹽反應; 當滿足乙個條件時,可能會發生反應。
4、鹼+鹽:強鹼與銨鹽反應; 兩種反應物都是可溶的,離子交換後有三種反應物之一:沉澱、水和氣體; 當滿足乙個條件時,可能會發生反應。
5.鹽+鹽:兩種反應物都是可溶的,離子交換後有沉澱、水和氣體三者之一,滿足乙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
我看到了答案!
復分解反應的本質是進行復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結合成難以電離的物質---沉澱、氣體、水,使溶液中的離子濃度降低,化學反應向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