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oh)
有兩種情況:
1.NAOH不足。
氯化鋁3 + 3NaOH = 鋁(OH)3 + 3NaClX = 體積:即 180 毫公升
2. 如果 NaOH 過多,所有 AlCl3 都會生成 Al(OH)3 沉澱,沉澱物會與 NaOH 和剩餘的發生反應。
AlCl3+3NaOH = Al(OH)3+3NaCl 剩餘沉澱,表示反應。
Al(OH)3+NaOH=NAALO2+2H2O消耗的NAOH總量為。
容量:,即340ml
-
1)、少量NaOH和沉澱物為Al(OH)3,則其摩爾質量為,整個Al為,所以此時的體積為;(2) NAOH過量,300ml+
-
自己動手吧,網上玩化學方程式不好,答案有兩種,一種是NAOH少量,另一種是NAOH有點多。
-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消耗,所以HNo3過量,Cu反應完成。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1)排水氣體收集法產生的氣體體積(標準條件)最大。
2)反應結束後,所得溶液中氫離子的量(反應前後溶液的體積變化可以忽略不計)為氫離子的濃度(
-
(1)公升克; (2)20.6 5%
由於將鐵粉放入溶液中,溶液中的銅將被置換,56克鐵可以置換64克銅,即固體的質量會增加,最終幹固體的質量為20克,這意味著溶液中仍有硫酸, 即加入的Cuo全部反應,硫酸和鐵粉繼續反應,所以固體的質量不增加。而14硫酸和8克鐵最多,所以,鐵粉是過量的。 在這種情況下,設 cuo 的質量為 xg。
cuo+h2so4=cuso4+h2o (1)fe+cuso4=feso4+cu (2)(1)+(2)
Cuo Fe H2SO4 Cu H2O 80克氧化銅和98克硫酸反應,消耗56克鐵生成64克銅,固體增重8克,整體增重:8×80×10
消耗的硫酸:98x 80
fe+h2so4=feso4+h2
56克鐵和98克硫酸反應,固含量減56克,按題目,鐵粉與(14-98×80)硫酸反應的質量為:×10,則56:(×10)=98:(14-98×80)溶液×10
假設 FeSo 的質量4 溶液中為 Y 克,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最終的溶質是 FeSo4,全部由 H 生成2SO4.
98克硫酸可以產生152克硫酸鐵4。
98:14=152:y
整個溶液的Yg質量:100 10 h2質量。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通過進一步比較獲得。
-
1.有產氣。
3、cacl2、hcl
4.似乎B不是AC的中點。
如果是這樣,很容易做到:
2、caco3 2 hcl cacl2 co2x 156x10% y z=
x = 20 克。
所以 a 坐標是 (0,20)。
4. Y = 克。
質量分數 = 除以 (156+。
-
2kClO3=硝酸2,加熱=2kCl+3O2 產生的氧氣質量為(m-p)g
mnO的質量2 不必計算,並且 Mno2 不參與反應。
這與是否有完全反應無關。
無論它是否完全反應,mNO2 的質量都是 ng。
不分解的氯酸鉀不參與反應,不影響計算。
試想一下,如果反應前還想加一克氯酸鉀,但是不加,反應後加一克氯酸鉀,這會影響計算嗎? 顯然,它沒有影響,這裡的一克氯酸鉀相當於沒有反應的氯酸鉀。
-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產生的氧氣質量為:m g-p g
ng二氧化錳用作該反應的催化劑,其質量不計算。
-
簡單來說,二氧化錳就是催化劑。 它不參與反應,因此產生的氧氣是(m-p)g
過量的鋅與硫酸反應,加水不影響釋放的氫氣總量嗎? 因為Zn在稀硫酸中與氫離子反應生成氫和鋅離子,加水後氫離子的量不變,雖然加水裡有氫離子,但濃度太低而無法與Zn反應,所以可以忽略不計,即氫離子的濃度保持不變, 所以釋放的氫氣總量不會改變!但是,當加入水時,稀硫酸中氫離子與Zn之間的接觸機會減少,因此反應速率減慢,但不影響產生的氫氣總量。 >>>More
因為LNA2CO3與 BACl2 反應形成 BAC3,而 NA2SO4 與 BACl2 反應形成 BASO4 >>>More
補充條件:稀鹽酸按73g滴加即可完全適合反應)因為稀鹽酸含有 10% HCl,所以有 HCLN(HCl)=m(HCl) m(HCl)=Na2CO3 + 2HCl=2NaCl + H2O +CO2 x Y Z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