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得稅會計方面,什麼是所得稅會計

發布 財經 2024-08-07
18個回答
  1. 匿名使用者2024-02-15

    企業所得稅的實際應納額不是以所得稅費用為依據,而是以應納稅額-應納所得稅為依據。

    借款: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方:應納稅額 - 應付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暫時性差異的會計處理,如果記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可能是期末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多於期初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並且本年度有遞延所得稅的收益, 因此,如果只註冊了乙個帳戶,則需要它。

    遞延所得稅資產記入借方,所得稅費用記入借方。

    如果借款多於借款,則需要使用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之間的差額來確定所得稅費用是借方還是貸方。

  2. 匿名使用者2024-02-14

    所得稅會計是稅務會計的乙個分支,研究會計所得額與應納稅所得額差額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是反映企業所得稅確認、計量和報告的一套會計原則、程式和方法。

  3. 匿名使用者2024-02-13

    這是完整的條目:

    借款: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遞延資產。

    貸方:應納稅額 - 應付所得稅。

    你說的少繳是不對的,不管你的會計處理方式如何,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由稅務局確定是不會改變的。 所得稅費用是您的企業確認的金額,差額計入所得稅遞延資產或資產。

  4. 匿名使用者2024-02-12

    借款:所得稅費用。

    貸方:應納稅額 - 應交所得稅(實際當期付款) 抵免額:所得稅遞延資產。

    貸方: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的借方和貸方差額為當期實際應繳金額,當期實際繳納額差額為所得稅遞延資產金額,即未來期間應少繳的稅款。

  5. 匿名使用者2024-02-11

    所得稅會計是指在財務報表中對所得稅的會計處理,包括確定會計期間與所得稅有關的支出或扣除金額,並在財務報表中列報該金額。 由於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的依據和目的不同,企業的會計利潤和納稅所得額會存在差異,稅務部門在計算和徵收企業所得稅時,應當對納稅人按照會計準則計算的稅前所得額進行稅務調整, 這決定了建立所得稅會計的必要性。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產生差異的原因之一,是有些專案應包含在乙個計算中,而在另乙個計算中排除,從而產生差異,稱為永久差異; 第二個原因是,某些收入和支出專案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時間與計入會計利潤的時間不一致,由此產生的差額稱為時間差額。

    永久差異不能在以後的日期逆轉或抵消,而時間差異可以在以後的時期內逆轉。

    對於納稅人造成的永久性差異和時間差異,在會計上可以使用“應納稅法”和“稅收影響會計法”。 應納稅法是將當期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遞延到以後各期。 稅收影響會計法是將企業所得稅作為企業取得收入時的費用,應與相關費用和收入計入同一期間,時差造成的稅收影響計入損益表的稅收費用,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遞延稅款。

    1、關於個人所得稅捐贈的抵扣政策。

    1、綜合收益。 綜合所得的概念是在新個人所得稅法中提出的,是原個人所得稅法中工資薪金、勞動報酬、作者報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收入的總稱。 全面所得出台後,這四類所得將納入個人所得稅的年度計算。

    2. 年度結算。 在原有的個人所得稅法制度下,我們的工資、薪金、勞動報酬、作者報酬等方面的個人所得是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的月收入計算的,在實行年度匯算時,我們的個人所得稅是按月預扣的,在乙個納稅年度結束時,個人的綜合所得額是從每個納稅年度的收入中扣除費用6萬元後的餘額。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等依法確定的扣除,即為應納稅所得額,再按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扣除。

    3.避稅條款。 新《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在三種情形下,稅務機關有權對納稅人的收入進行納稅調整,調整後需要補繳稅款的,依法繳納稅款,並徵收利息。 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稅收政策差異,逃避中國大陸稅法和納稅義務的徵收和管理。

  6. 匿名使用者2024-02-10

    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會計制度》,是乙個損益表,作為“所得稅”科目單獨列出。

    《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個人所得稅記入“應納稅”賬戶,並設有“應納稅”小標題。

    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是稅種,但納稅主體不同。

    個人所得稅由個人繳費單位代扣代繳。

  7. 匿名使用者2024-02-09

    1、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

    1. 權責發生制。 借款:所得稅費用。

    抵免:應納稅 - 應付企業所得稅。

    2.結轉。 借款:當年的利潤。

    貸方:所得稅費用。

    3. 付款。 借款:應納稅 - 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2、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

    1. 預扣工資。

    借款:應付員工薪酬。

    貸方:應付稅款 - 個人所得稅。

    2. 付款。 借款:應納稅額——個人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8. 匿名使用者2024-02-08

    1.所得稅借款:所得稅。

    貸方:應納稅 - 所得稅。

    借款:應納稅 - 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2、個人所得稅貸款:其他應收款-個人所得稅抵免代繳:應納稅-個人所得稅。

    借方:應納稅 - 個人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9. 匿名使用者2024-02-07

    1.個人所得稅的應計:

    借款:應付員工薪酬 - 工資。

    信用:應付費用 - 個人所得稅。

    繳納個人所得稅時:借款:應交——個人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2.所得稅應計:

    借款:所得稅費用。

    貸方:應納稅 - 所得稅。

    支付時:借方:應納稅額-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10. 匿名使用者2024-02-06

    1、企業所得稅:

    1. 權責發生制。 借款:所得稅費用。

    抵免:應納稅 - 應付企業所得稅。

    2.結轉。 借款:當年的利潤。

    貸方:所得稅費用。

    3. 付款。 借款:應納稅 - 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信用:銀行存款。

    2.個人所得稅。

    1. 預扣工資。

    借款:應付員工薪酬。

    貸方:應納稅 - 個人稅。

    2. 付款。 借方:應納稅 - 個人稅。

    信用:銀行存款。

    3、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但繳納個人所得稅(包括公司分配利潤時的個人所得稅抵扣)。

    1.提取(分配)利潤。

    借方:利潤分配 - 利潤分配。

    貸方:應付利潤。

    2. 預扣稅。

    借款:應付利潤。

    貸方:應納稅 - 個人稅。

    3、繳納個人所得稅。

    借方:應納稅 - 個人稅。

    信用:銀行存款。

    4.預扣稅後支付股息。

    借款:應付利潤。

    信用:銀行存款。

  11. 匿名使用者2024-02-05

    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計入“其他應交——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的賬戶,應計時:借方: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方: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

    繳納時:借款:其他應付款——個人所得稅抵免預扣代繳:銀行存款。

    應付給員工的報酬是應付的工資,個人所得稅是扣除項之一,扣除專案可以抵銷應付給員工的報酬,以獲得實際工資(公司實際支付的公司由公司發放)。

  12. 匿名使用者2024-02-04

    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情況如何? 答:同上,個人所得稅是計算並放入應付給員工的工資中,繳納時如何衝出? 我猜是放在管理費上嗎?

    以下是詢問該問題所需的內容。

    分配工資時,借用:銷售費用,行政費用。

    信用:應付員工薪酬 - 工資。

    支付工資時,借用:應付員工薪酬 - 工資。

    抵免:應納稅 - 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手頭有現金。 這樣,應付員工薪酬賬戶是平的。

    到了納稅的時候,單位就是應納稅——個人所得稅應交賬款。

  13. 匿名使用者2024-02-03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為取得稅前利潤而應繳納的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即企業承擔的所得稅,是損益賬戶; 這通常不等同於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因為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異,則等於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

    計算方法:(1)所得稅費用按照會計規則計算;

    2)所得稅費用作為費用計算,在會計核算中設定“所得稅費用”賬戶;

    3)所得稅費用=應納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通俗地說,所得稅會計就是如何在應繳納所得稅的基礎上確定所得稅費用。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所得稅費用分三個步驟計算:

    第一步是確定遞延所得稅,不包括記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件的所得稅影響。

    遞延所得稅費用 = 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 + 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

    遞延所得稅收入=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

    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餘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餘額)=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收入。

    按照會計準則,如果某項交易或事項屬於所有者權益,則該交易或事件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動也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損益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14. 匿名使用者2024-02-02

    在財務學中,“費用”有兩層含義,一是狹義上的成本,是指會計科目中的各種費用賬戶(主要指期間費用),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運營費用、製造費用等,進一步指一級賬戶下的明細賬戶,如管理費用——勞保費用, 運營費用 - 倉儲和儲存成本,在建工程 - 利息支出等。 在這個層面上,“成本”與費用一起包括在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本和費用”。

    “費用”的另一層含義是廣義費用,即所有扣除營業收入費用都視為費用,在這個層面上,“成本”的水平低於它,“成本”是“費用”的組成部分之一,即“收入和費用”。

    與此類似,還有現金,俠義現金僅指手頭的現金,廣義上的現金還包括現金存款和銀行存款。

    了解“費用”的兩種含義,就容易理解所得稅費用的含義。

    站在“收入和費用”的層面上,所得稅費用與成本、期間費用和其他費用一樣,屬於大“費用”下的“收入”的扣除專案,在財務管理中我們稱之為“所得稅費用”。 不是繳納所得稅的費用,而是所得稅本身,更不用說公關費用了。

    也可以從另乙個角度理解,俠義費用是財務會計的水平,適用範圍是各種會計賬目及其明細賬目,廣義的費用是財務管理的水平,適用範圍是損益表上所有以“減”為字首的專案。

  15. 匿名使用者2024-02-01

    所得稅費用是指根據權責發生制計算,應歸屬於當期的所得稅。

    形成的原因是會計計算的會計利潤與稅法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一致,導致按照會計準則計算的企業所得稅與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金額不一致。

  16. 匿名使用者2024-01-31

    所得稅費用為損益賬戶,期末結轉至當年利潤賬戶後,期末的賬戶借方應登記登記企業應計所得稅,貸方登記轉入當年利潤的所得稅。

  17. 匿名使用者2024-01-30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繳納的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是企業承擔的所得稅。

  18. 匿名使用者2024-01-29

    所得稅分為兩種型別: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相關回答
7個回答2024-08-07

這一切都與稅法認可有關。 當會計處理與稅法處理不一致時,就會出現差異。 無論會計處理方式如何變化,如縮短折舊時間、提高折舊率、計提減值準備金和轉回、稅率變化等,每次會計處理的變化都要與稅法進行比較,看是否有差異,差異有多大, 然後確定遞延稅款(應納稅法除外)。 >>>More

7個回答2024-08-07

發生時:借方:銷售費用,貸方:銀行(現金)。 >>>More

8個回答2024-08-07

首先是文字。

1、對納稅人的收入徵收所得稅,稅負不易轉嫁,比較公平; >>>More

7個回答2024-08-07

附件4《企業所得稅損失補償表》填寫說明。 >>>More

11個回答2024-08-07

零申報和以前一樣,所有應該提交的表格都提交了,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納稅申報表1,表2如果你填寫上個月的餘額,填寫本月的收入,然後去國稅局,這沒有區別。 如果沒有費用,在A類上填寫零,稅率,如果有費用,填寫費用,利潤也會發生變化。 >>>More